标签:
育儿可怕两岁儿 |
分类: 育儿心得体会 |
非常庆幸,在明明小朋友一岁生日即将来临之际,妈妈有幸读到苏绯云博士写的“可怕的两岁儿”这篇文章,其实这是一本书的节选,但妈妈觉得很是有道理,因此就把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写出来和朋友们一起分享。以后妈妈经常会在读书的过程中,结合明明小朋友的实际,和大家分享一些育儿心得体会或经验教训。
家中是有很多明明小朋友不能去的地方、不能碰的东西,但妈妈不是总告诉明明小朋友“不能去”、“不要摸”,而是花钱请人做了周到细致的安全保护措施,这样,不能去的地方(象楼梯和卫生间),被拦了起来;不能碰的东西(象烤箱和橱柜),被锁了起来;还有一些不安全的东西(象椅子之类),被请出来明明自由活动的区域。这样一来,明明小朋友在他的自由区域内,可以想去哪里就走或爬去哪里,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妈妈可谓是高枕无忧地避免了总说“不”和是明明小朋友的限制。
很多时候,明明喜欢推着他的小火车到厨房玩,因为厨房的地面是地板砖,不象地毯那样有磨擦力,明明可以不用费什么力气就把小火车推得很快。这时,妈妈不是告诉明明“明明出去,不能推着小火车进厨房”或“明明,不能到这里来”,而是拿着明明的小火车走出厨房,然后放在客厅的地上,这样几次一做,善于模仿的小朋友,也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只要一见小火车在厨房,就推着往向走;而且现在真的很少推着小火车进厨房呢!
在英文中,有terrible
two之说,翻译成中文,就是“可怕两岁儿”。简言之,也就是说孩子到两岁左右,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不管家长告诉他们什么,他们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不”、“不要”或“No”,很多教育学家认为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过了这一阶段自然就好了,家长不必大惊小怪,更不必担心。但苏绯云博士认为,这样一个“可怕两岁儿”的阶段,只要家长做得对,其实并不可怕,而且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孩子是善于模仿的,尤其是在两岁前,不仅仅是模仿大人们做事情,而且也模仿大人们说话,这一点妈妈很是认同,明明喜欢模仿爸爸的动作,更喜欢模仿妈妈说话,虽说还不会说整句,但单字已经没有问题了(不管他是不是明白那个字的意思,但发音基本没有问题)。这是明明在模仿爸爸的动作:
这还是在模仿爸爸。小朋友们不会走路之前,真的好乖,不会到处乱跑;会爬之后,家长们就得小心地看着,以免发生意外;会走路之后,更是到处好奇,哪里都想去,而且是家长们越是不让去的地方,他们越是感兴趣。此时,想必爸爸妈妈说得最多的话也会是,“不能去那里”,“不能爬茶几”,“不要动这个电器”,“不要进厨房”,总之一点就是,不能这个、不要那个的。宝宝在无形中,学得最多的,也是“不”这个否认词,那么两岁以后,开始信息反馈了,宝宝们说得最多的,会是什么呢?肯定也是这个“不”字。
所以,读完苏绯云博士的文章,妈妈认为,这个“可怕两岁儿”,其实并不可怕,也并不是宝宝们的必经阶段,而完全是被爸爸妈妈们“教”出来的。就象妈妈在“亲子阅读,从小开始”一文中说到的,爸爸妈妈教会宝宝的,不是学习和读书,而是不去学习和读书。耳濡目染,宝宝们是在日常生活、不经意之中,从爸爸妈妈们的一言一行中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和习惯。因此,这个“可怕两岁儿”完全是爸爸妈妈们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
话题回到明明,虽说小朋友现在才一岁,离这个“可怕两岁儿”还有一年,但妈妈还是觉得这篇看得太及时了,在这一年中,妈妈可以避免不去犯这个大众的错误。而在明明小朋友即使过去的第一年,不是自夸,妈妈好象说“不”的时候很少,取而代之的,是用别的方法去引导明明。下面略举两个例子吧:
家中是有很多明明小朋友不能去的地方、不能碰的东西,但妈妈不是总告诉明明小朋友“不能去”、“不要摸”,而是花钱请人做了周到细致的安全保护措施,这样,不能去的地方(象楼梯和卫生间),被拦了起来;不能碰的东西(象烤箱和橱柜),被锁了起来;还有一些不安全的东西(象椅子之类),被请出来明明自由活动的区域。这样一来,明明小朋友在他的自由区域内,可以想去哪里就走或爬去哪里,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妈妈可谓是高枕无忧地避免了总说“不”和是明明小朋友的限制。
很多时候,明明喜欢推着他的小火车到厨房玩,因为厨房的地面是地板砖,不象地毯那样有磨擦力,明明可以不用费什么力气就把小火车推得很快。这时,妈妈不是告诉明明“明明出去,不能推着小火车进厨房”或“明明,不能到这里来”,而是拿着明明的小火车走出厨房,然后放在客厅的地上,这样几次一做,善于模仿的小朋友,也开始学着妈妈的样,只要一见小火车在厨房,就推着往向走;而且现在真的很少推着小火车进厨房呢!
以上只是生活中两个简单的例子,类似的事情还很多,象妈妈不让明明动妈妈的电脑,那么就给明明一台宝宝电脑,塑料的,也有按扭,也可以发声和发光,这样就让明明小朋友觉得“妈妈有电脑,我也有电脑”,就不会来捣乱妈妈了。而且妈妈觉得呢,妈妈越是不想让明明做的事情或动的东西,明明会越是好奇越想做、越想去摸一摸,所以索性,咱不和明明说“不...”,而是用别的事情来分散他的注意力。
而且话又说回来,如果爸爸妈妈对小朋友,这也不让碰,那也不让摸;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去。久而久之,是不是也在无形中阻碍了小朋友们探索和学习的能力呢?所以妈妈现在在做的,而且也是一直要做下去的,就是让明明小朋友敢摸敢碰、随心所欲地去发现身边的新事物。当然,这里的“敢摸敢碰”和“随心所欲”也是有条件的,也是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
好了,妈妈的观点表达完了,来几张与今天主题无关的照片吧!妈妈本来今天都不想给明明拍照片了,想的是每天除了在公园里玩、还是在公园里玩,没有什么新意,会不会引起大家的视觉疲劳呢?但是想来想去,还是拍了几张,妈妈的用意是,以每天拍照和写博客来记录明明小朋友的成长。
在公园赏花的小朋友。
明明轻轻地摸一摸,没有关系,但小朋友出于好奇,开始揪花,妈妈就上前阻止了,正如前面提到的,妈妈没有告诉明明“不许揪花”,而是说“小花小草也是有生命的,你揪它们,它们会多疼啊?”,然后把明明的手拿开。别认为小朋友们不会说就是不懂,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着呢!妈妈这么说完,明明真的不去揪花了,而是坐在地上,又伸出手指头去轻轻地摸呢!
明明轻轻地摸一摸,没有关系,但小朋友出于好奇,开始揪花,妈妈就上前阻止了,正如前面提到的,妈妈没有告诉明明“不许揪花”,而是说“小花小草也是有生命的,你揪它们,它们会多疼啊?”,然后把明明的手拿开。别认为小朋友们不会说就是不懂,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着呢!妈妈这么说完,明明真的不去揪花了,而是坐在地上,又伸出手指头去轻轻地摸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