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有一个段子叫喜马拉雅山的猴子,大概内容是:
从前有一个先知到了一个村落,村里人好吃好喝招待,先知传授给村民十分灵验的祈福咒语,但是有一个奇怪的要求:不能去想喜马拉雅山的猴子。村民们拜谢先知后,编齐刷刷的焚香跪拜,祭天祈福。结果村民的冤枉是无一实现。因为他们都想了喜马拉雅山的猴子。
这个段子看上去像是一个笑话,村民都太无知了。而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着和村民相同的遭遇。这就是一面所谓“思维里的墙”。
譬如:诸多孕妇都知道防辐射服没有用,看过辟谣,也了解家电服务不至危害,但还是出于信其有不信其无的想法买了(当然很多孕妇的目的是为了在公共交通工具上受到照顾)。再譬如很多人不相信姜丝可乐可以治感冒,但是消费的代价很低,所以感冒难受也愿意试试。
当人接收到一个理论,乃至一个关键词,就会留下印象,并在特定的环境下激发出来阻碍思维。久而久之,人的创造力就被腐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