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球的知识(二)——-高尔夫球的要素

(2011-01-20 09:49:13)
标签:

高尔夫

体育

分类: 高尔夫用具

你應該用哪一種球?
很簡單,使用適合你的那種。這要考慮到球是硬或軟,便宜或者昂貴。透過以下的文章,您將會對球表面凹洞的作用、後旋如何產生、為何球有兩層、三層甚至四層的形式、球的製作過程以及堆疊方式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空氣動力原理
要讓球順暢地穿透空氣,就像獨木舟越過水面一樣。增加凹洞能產生一層邊界氣流層,這是一種支持球飛行的氣體湍流,當後旋產生時,球上方的氣流層會變薄,球 下方的氣流層則是變厚。流過球上方的氣流會減慢球的速度,並在球的後方跟下方散開。這能使球下半部保持較高的氣體壓力,使球的上升增加,並使球後方的氣流 順暢,此時阻力變小,球也會飛得更遠。 Top-Flite 研發部門資深副總 Tom Kennedy 說:「阻力就像船後方的波浪,航跡越大,船的阻力就越大,凹洞可以將球後方的航跡減到最小。」高爾夫球設計者最主要的命題,在於創造凹洞跟反旋的完美結 合,來提供均衡的起飛方式。過多時,會使球像汽球一樣上升太多造成距離損失,具有高起飛角度特性的球,凹洞通常較淺較小,來增加上升力。相對地,以低彈道 為訴求的球,則是以較大較深的凹洞來抑制上升力。 Maxfli 的發展部總監 Dean Snell 說:「每款球的設計目標,就是產生最大的飛行距離和滾動。」

過去球表面凹洞的覆蓋率在 65% 左右。
現代的覆蓋率大部分都超過 80% 以產生更穩定的飛行。
凹洞的平均深度?僅僅百分之一英吋。

為何 PRO V1 如此受注目
Titleist Pro V1 的上市,是一場科技、時機以及策略的完美攻勢。它的首次露面是在 2000 年於拉斯維加斯舉行的 Invensys 菁英賽中,當時有 47 位職業選手,幾乎佔所有參賽球員的三分之一,在比賽中使用這種新科技的三層式實心球。「 Pro V1 的成功原因,包括新科技的運用,巡迴賽的促銷以及媒體上的報導文章。」 Edwin Watts 高爾夫用品連鎖老闆之一的 Edwin Watts 表示,「當然,產品本身的優異也是一大幫助。」
Retail 市場管理公司的執行長 George Whalin 補充:「當這種球出現時,幾乎可以說 Titleist 掌握了整個美巡賽,同時職業賽場也最能創造話題,顧客們根本不在乎什麼科技,他們只知道職業選手們在用,而且真的蠻有效的。」 Watts 又說:「我看過有些球也能產生類似的話題,但是沒有一種能像 Pro V1 這樣令人感興趣。理由之一是 Titleist 每年都會推出新版本。」
在 2001 年的 12 月,在高爾夫用品店以及相關通路所賣出的球中,有 14.1% 是 Pro V1 ,到了 2004 年三月,這個數字(包含四層式的 Pro V1x 在內)已經上升到 18.4% 。 
 

放進購物車?
精打細算的購買要訣

價值
該考慮的是性能,而非價格。 Titleist 市場行銷部副總 George Sine 說:「一般球友選購球時,最昂貴的錯誤是只考慮價格,卻忽略做了這樣的花費,買到的球是否有等值的性能表現。」
搜尋引擎
一些網路上的高爾夫搜尋系統,可以幫助你找到適合的球( imprintgolf.com/golfballselectionpage.htm )。如果你是某個品牌的死忠支持者的話,上官方網站應該也會有這方面的說明。
起飛測試
透過儀器測試球起飛時的狀況,不僅可以幫助你找到適合的球具,也能協助球的選擇。分析球的旋轉率以及初速,可以找出某個球員到底適合什麼樣的球。
了解自己
你很在乎開球時能不能轟得比球伴遠嗎? Srixon 的 Mike Pai 表示:「如果你的距離總是落於人後,有很多平價的球,都具有同樣的設計目標:讓球打得更遠。」
精準距離
根據 Maxfli 品牌發展部總監 Dean Snell 的說法,當你在球場上評量一顆新球的表現時,要將重點放在 150 碼 之內,這才是不同形式球種間分高下的地方,現代的每種球都有一堆名堂,但只有幾種能咬住果嶺。
擺設位置
球是一種低利潤的商品,因此賣店會希望你在看球之前,先逛逛他們其他的商品。此外,高價位的球款會放在顯眼的位置,便宜的款式通常藏在旁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