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场光伏盛宴该如何收场?

(2014-01-21 16:10:21)
标签:

财经

分类: 公司行业分析

全球光伏产能中国占了一半,从晶硅原料-硅片-电池-组件-电站,任何一环都不得不说产能过剩。据报道,此前还搞了一个规划,要在15年还是20年规划出一个1000亿、若干个500亿的光伏产业集群,领头者产能5GW——据上市公司资料,海润光伏2012年已经可以做到电池环节产能1.55GW了,销售额是50亿左右。这里存在一个悖论:是否意味着终端产品的价格要大幅上涨好几倍,从而达到千亿销售规模?那么,2020年实现每千瓦光伏造价低于0.6元的目标如何实现?当前每千瓦0.86元的造价对应着5GW销量的企业仅有150-200亿年销售额(大概数据,不精确,但也足够说明问题了)。

从海润的销售数据看,它今年恐怕还排不上国内光伏企业的前三名,前五是否能达到还不清楚。但海润给出来的发展速度和模式,让人依稀看到了08年之前尚德、赛维之类的影子!高速扩张(资产负债表扩张,还不是销售额扩张),大幅度依赖政府补贴生存,见不到自我造血的功能——而更可怕的是:为了取悦资本市场,竟然在高度缺血的情况下大幅度分红7个多亿,试问现金都进了谁的腰包?这恐怕不是一个对企业未来负责任的管理层应该作出的决定。由此,我对这个企业、这个企业的航向有了深深的疑问。

赛维眼看就要倒下了——事实上,它早就倒下了,300亿的资产规模,总市值1亿美元,净资产为零!光伏产能是一个没有技术门槛的重资本环节,只要有钱,一年之内就能堆砌出来,要多少有多少,不论是晶硅原料还是硅片、电池、组件、乃至电站。这个行业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是电池和组件的转换效率提高技术,当然晶硅原料的突破也是一个方向,但在目前来看,暂时看不到谁拥有排他性的压倒性优势。如此看来,这是一个朝阳的、具有无限发展潜力,却又是高度过剩、毫无吸引力的新兴产业——光伏过剩的严峻程度远胜于风电行业,且尚德倒下后已无龙首,与风电行业过剩后的状况迥异。(不过目前看来,阿特斯似乎具有新龙头像,至少我认为海润有这样的机会的概率很小。)

2012年底至2013年初的行业危机,带来了一个阶段性的困境逆转的资本机会,但如今,这样的投机窗口已然关闭。在高度不确定的行业状况下,目前的企业买价有点贵了。行业新一轮的危机何时到来?我觉得有可能5年之内会再次上演,甚至3年就会出现——但是否会带来再一次的投资良机?这个问题留待届时再来评估吧,现在想,有点早,而无意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