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先生,市场先生和思维模型
(2013-07-30 11:48:56)
标签:
投资原理杂谈 |
分类: 股市投资 |
价值先生,是体;市场先生,是相;思维模型,是用。
体相用,应该是佛家的语言,也是一种思维方式,或说思维模型(这里的思维模型与上面的“思维模型”不是一回事,或说不是一个层面的)。这是极其有用的思维方式。
价值先生是体,搞懂了这个才能有立足的根本,才知道如何定位。市场先生是顽皮的孩子,是神经质的天才,但更像是主人忠实的狗狗,而这个主人就是价值先生:它会围绕着主人来回奔跑,乐此不疲。——上述,就是思维模型的基本。而更实用的思维模型,是指通过什么方式对所能拥有的各种数据、趋势进行结构分类和概率测算,最后通过组合概率的方式确定出结论并行动——当然是经过对一系列投资对象的结论进行对比后得出行动方案。
——我想,这便是价值投资的语言所解读出来的投资的整体框架。看似简单,仅此而已。
进一步解读的话,价值先生可以看成基本面分析(当然,这个基本面可不简单,涵盖极广,可以涵盖与该股有关的一切),市场先生可以用广义的技术分析手段来描述——所以说,不深刻理解市场先生也是不对的,但理解市场先生不意味着要追逐市场先生。芒格的思维模型有100多种——我似乎能够理解为什么他叫它们“思维模型”而不是“思维模式”了,其实都是工具,或说定位工具:对价值先生准确定位,当市场先生离主人太远的时候,对它施行抓捕行动!当然了,它们首要的作用是判断价值先生的健康程度,万一价值先生重病在身,他所携带的那条狗狗随时要殉主的话就不能随便抓捕的。
——这是比较稳妥的一种体系,成功概率非常高,但操作窗口并不时常打开。由于人性所困,大多数人是不能够立足长远而淡视眼前的。人性是最基本的基柱,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刚性的原则,数千年、乃至万年百万年以来皆未曾颠簸破。
人性,是一切的根本所在。研究来,研究去,市场始终不可能突破得了这个刚性原则;一旦市场突破了人性所限,事实上,市场已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