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投资原理股票 |
分类: 股市投资 |
很多人都以自己十年八年投机失败的历史来标榜自己转变为价值投资者的合理性,似乎甚为荣光!——实话说,我对他们的一切观点都抱有保留。
不识投机之真面目,如何能够识得市场之真面目?——投机是市场的灵魂!是的,投机才是市场真正的灵魂。没有投机,便没有资本市场——投资,只不过是投机的进一步发展而已。
所以,无法理解投机真实含义者,如何敢说他识得投资的真正含义?海市蜃楼而已。如果人人都是巴菲特,恐怕硅谷将无法成功,一切的创新推动的社会进步都将大幅度打折。所以,不能把任何的片面事物无限夸大——当然,我们也不能无限夸大投机,毕竟这是人性的黑暗处。
投机失败者,几乎永恒保留着投机思维深处的那种报复性心理!——他们憎恨这个市场,希望痛打它,仅仅是因为他们曾经被它痛打过,一个看起只有几岁孩童心理般顽皮的市场小孩把他们痛打了。这就是他们思维的不可取之处——曾经在某央企银行干过,后来出了本书挺出名的人士,就有这样一种深深的思维烙印!尽管满嘴价值、低价、理性、坚持,但依然时不时流露出对投机的难掩的向往。
我不是要嘲笑这些曾经的投机人士——我依然只是希望我能够提出一个正确的问题!一个正确的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被自身忽视了的时候。战胜不了我们自身黑暗的人性,我们便不可能战胜得了市场——或者更加正确的说,我们将放弃不了“战胜市场”的邪恶念头!其实哪里是“战胜市场”,不过是想痛打它一顿罢了,人性就是如此狭隘。
不要对市场带有偏见!不要爱它,也不要恨它,与它和睦相处就好,君子之交般,平淡如水就好。这是第一步,正确的一步。
回过头来,我们要想想这个问题:资金级别,或说资金规模的问题。没有上亿,甚至好几个亿,搞指数投资是没有意义的,相当消极的做法(抱歉,个人见解)。任何一只股票、债券等投资品种,都有一个合理的资金容纳量,或说自由流动性资金容纳量,意味着投资在这个品种上,而可以不干扰该品种短中期价格涨跌表现的最大资金容纳量,不同品种差异可以非常巨大。通常一个小盘股,成交清淡的情况下,可能仅仅是百万级别的资金(极端情况下,也可能几十万),而一个大盘股,即使成交清淡的情况下,千万级别应当是不成问题的。假设市场过千只股票,优质个股占比1%,那也有两位数了,其资金容纳量好歹也可以有数千万至一个亿。当资金超过“亿”后,这1%的股票就无法总是能够容纳它们了,于是才有了扩展的问题:也就是退而求其次,选择次优分配。当资金再大以后,就要考虑更进一步的方案了,是行业配置?还是企业配置?不管如何,这里面才有一些指数化的意思。
这是一个资金逻辑的问题!不是投资哲学的问题——但可以把它说成是资金哲学的问题。说白了,就是那句我反复说过的话:我们要知道,我们的对手(对手盘)是谁?在哪里?
巴菲特是天才!因为他把指数化才能做好的事情,用非指数化的方式做到了,甚至做的更好——但是不要忘了,巴老是跳出市场框架解决市场问题的,他突破了市场的外部性问题:他采用控制并获得现金流的方式应对资金级别限制问题。在二级市场坚守巴老的投资系统,是傻瓜行为!(抱歉,仅是为了强调并加深记忆,即仅是因为修饰需要)
所以,要活!一切都要活。一旦僵化,必是谬误。
——我的观点需要时间,漫长的时间来印证。但等我能够充分证明时——如同巴菲特——一切或许都太晚了。
前一篇:荐书:《第三次工业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