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三联考试题——湘豫名校联考2023年11月高三一轮复习诊断考试(二)语文

(2023-11-08 14:38:12)
标签:

教育

分类: 全国高考模拟及试题
2023年11月高三一轮复习诊断考试(二)语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有一个深奥的问题——宇宙从何而来、如何产生?这个问题催生出宇宙大爆炸理论。20世纪20年代,俄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弗里德曼和比利时宇宙学家乔治·勒梅特通过求解爱因斯坦引力场方程,发现宇宙是膨胀的,但是当时这样的观念没有被科学界所接受,就连引力场方程的创造者爱因斯坦也极力反对。这样的僵局直到1929年天才科学家埃德温·哈勃通过天文观测发现确实如此,人们才开始接受宇宙一直在膨胀的事实。
既然如此,回溯到很久以前,宇宙被限制在一个极其狭小的空间内。换句话说,宇宙起源于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也就是说,宇宙是“炸”出来的。尽管弗里德曼和勒梅特一直都孕育着这一思想,但是正式撰文提出宇宙大爆炸理论的是弗里德曼的学生乔治·伽莫夫。1948年他和同事们提出了标准的热大爆炸模型。但即便人们接受宇宙膨胀的事实,伽莫夫的热大爆炸模型在当时也不吃香,强有力的反对者便是大名鼎鼎的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大爆炸”正是他的嘲讽之词。
伽莫夫提出的热大爆炸模型认为,宇宙开始于高温高密的原初物质,温度超过几十亿度,整个宇宙是各向同性的,物质分布是均匀的。随着宇宙膨胀,温度和密度逐渐下降,慢慢演化形成了现在的星系等天体。他们预言大爆炸之后38万年的时候,宇宙已经冷却到电子和原子核结合形成中性原子,这时光子失去碰撞对象电子,成为背景光子(即微波背景辐射),至今依然弥漫在宇宙当中,当前整个世界浸泡在背景光子海洋当中,且背景光子的温度在今天约为几开尔文。可以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是宇宙大爆炸理论的直接证据,能否找到它,对这一理论能否立足至关重要。幸运的是,1964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无线电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偶然间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强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理论。随后,美国航天局和欧洲宇航局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进行了更加精细的探测,如1989年美国发射的微波背景探测者卫星COBE探测到的背景辐射谱是完美的黑体辐射谱,这给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更有力的证明。
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当前解释宇宙起源最成功的理论。该理论涉及的研究方向和内容非常超前,好多人类目前还无法回答,如大爆炸之前的宇宙是什么样子?宇宙早期正反物质不对称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它们出现在大爆炸之前还是之后?大爆炸锂丰度异常问题等等。
大爆炸核合成发生在大爆炸开始之后3分钟,温度降到约为10亿度的时候,质子和中子有效结合生成氘,生成的氘核进一步与周围的核子发生反应,生成的新核素继续与周围的核子反应下去。由于宇宙膨胀温度和密度不断降低,整个过程持续约2000秒就基本趋于结束,最终只生成氢、氨、锂三种初期元素。大爆炸理论预测的轻元素丰度与天文观测值非常符合,只有锂-7的丰度二者之间存在3倍的差距,这就是困扰大家几十年的宇宙大爆炸锂丰度异常问题。
自宇宙大爆炸理论被提出以来,其建立的基本假设和直接预言的微波背景辐射都被后来的天文观测所一一证实,毫不夸张地说,大爆炸理论是当前人类解释宇宙起源最成功的理论。但是如此完美的理论中也有不完美之处,就是前面所说的大爆炸锂丰度问题。如何解决锂丰度问题是横在该领域科学家面前无法回避的问题。
从核物理的角度看,元素丰度是由控制核合成的核反应率决定的,而核反应率又是由核与核的反应截面和反应核子的能量分布共同决定的。之前的研究思路基本都是从核反应截面不准确的角度出发来寻找答案,因此几十年来各国科学家在花费巨大的加速器上不断开展实验,不断精确化相关反应的核反应截面。如此巨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消耗非但没有消除锂丰度的差异,反而是加大了。
锂丰度问题作为宇宙大爆炸理论遗留的一个长期未解难题,填补上这最后一块拼图意义重大。为此,我们另辟蹊径,从天体系统反应核子所满足的能量分布这一角度出发,利用非广延分布成功找到一种解决锂丰度异常问题的方案,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从此,在宇宙大爆炸锂丰度问题上,有一种解决方案来自中国科研人员。
探索宇宙起源遗留的未解难题,是纯基础科学研究,属于满足人类好奇心、求知欲,揭开未知世界,促进科学进步获取新知识的研究范畴。短期看可能没有直接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但是该类研究的意义宏大深远。可以总结为:弄清客观世界的本质和基本规律,为人类创造新知识、建立新的认知体系,指导后代利用掌握的科学来不断探索、认识和改造未知世界,同时利用探索过程中衍生的新原理、新技术造福人类自己。事实证明诸如无人驾驶、太阳能技术好多当前生活中应用到的科技早期发端于宇宙太空探索。此外,探索宇宙也更能彰显国家实力,增强民族自信。
宇宙广袤无垠,探索永无止境。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璀璨夺目的文明,而地球上其他物种却没有,核心就是人类会思考,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人类对古老而神秘的宇宙的认识还非常有限,人类需要不断进步,科学需要继续探索。
(摘编自侯素青《宇宙是“炸”出来的吗?》)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有两位科学家发现宇宙是膨胀的,但是这一发现在当时并没有被科学界所接受。
B.1929年哈勃通过天文观测证实了宇宙一直在膨胀这一事实,而宇宙大爆炸理论则是由伽莫夫正式撰文提出的。
C.美国贝尔实验室两位无线电工程师首先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强力支持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D.宇宙大爆炸理论涉及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对于当前的人类来说都没法回答,这有待人类继续努力和不懈奋斗。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宇宙是“炸”出来的,即宇宙起源于一次极其猛烈的大爆炸,这是对于“宇宙从何而来、如何产生”这一问题的回答。
B.“大爆炸”本是英国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对热大爆炸模型的嘲讽之词,但结果却使人们从此接受了宇宙大爆炸理论。
C.宇宙大爆炸后是大爆炸核合成,最终生成的初期元素种类不多,而天文观测的锂丰度异常与大爆炸理论预测存在差距。
D.为了解决大爆炸锂丰度问题,世界各国科学家都付出了巨大努力,我国科学家另辟蹊径,提供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方案。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理论物理学家劳拉认为,当恒星死亡坍塌时,星球自身也将流失一大部分的质量,最终,死亡的星球所剩的密度不足以形成黑洞。
B.宇宙学家保罗·斯坦哈特和尼尔·图罗克认为,物质和辐射在整个宇宙中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就像保持宇宙膨胀时的密度和温度一样。
C.稳态理论是20世纪宇宙学中提出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宇宙在结构上是恒定的,宇宙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基本上处于同一种状态。
D.早期的宇宙,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再进一步变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4.宇宙广袤无垠,探索永无止境。请结合文本,谈谈探索宇宙起源遗留问题有何意义。(4分)
5.人类探索宇宙大爆炸理论的过程,给予我们什么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