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浅谈酒酿——两种方法做【甜酒酿】

标签:
转载 |
分类: 饮食养生 |
http://s6/mw690/6fbcaf81gx6CSr6sG7r15&690
其实我小时候对酒酿无感,也许是因为没吃到好吃的酒酿吧,所以对酒酿的印象并不深刻
后来我一个同事总是做酒酿,结果她做的酒酿每次都是一股很浓的酒味
我这个不爱喝酒的人完全吃不了,吃半碗脸就红,然后对酒酿停留在不咋好吃的阶段
可是又看到很多人说酒酿很甜很好吃,我的好奇心就更加驱使我去试试了
到底自己做的酒酿是什么味道呢?
当初,为了酒酿还特意买了一个带米酒功能的酸奶机
然后试验了两次,酒酿都华丽丽的长黑白毛了,于是再也没有尝试了……
现在时隔几年,又打算重拾酒酿,于是查阅了大量资料
刚开始做的时候容器各种消毒,做的时候还心惊胆战的,就怕又长黑白毛,浪费糯米
没想到这一次总算有点成功了,后面又做了好多次,还总结了各种经验,现在算是顺风顺水啦~
而且现在我也喜欢上酒酿了,甜甜的太好吃了
所以今天把经验分享给大家,估计又是长篇大论,说的不对还请指正~
http://s1/mw690/6fbcaf81gx6CSr6C8Ksb0&690
首先说说酒酿的原理,这些都来自Amanda的小厨房,非常非常感谢
酒酿的原理是根霉菌和酵母菌的共同作用,根霉菌能产生糖化酶,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葡萄糖。然后酵母菌接着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于是酒酿就变得甜蜜又香醇了。这两种转化作用是互相抑制且有先后顺序的,也就是先糖化再酒化。所以酒酿的变化过程是先变得越来越甜,到达顶峰后甜味变淡,酒味变浓。
下面说一下几大最常见的问题:
(一)发酸:前面说到,酒酿是先糖化,再酒化。那么酒化之后呢,是酸化。酒精进一步转化,就变成醋酸了。BTW,醋就是这么发明的。所以不要让酒酿无止境地发酵下去,时间太长,自然就变酸了。
(二)发苦:有些人认为,酒酿发苦是因为酒麴放太多了。我个人从来没有放太多酒麴过,一直都是按照说明用量来的,但还是出现过发苦的情况。我的分析是被杂菌污染了,可能是器具和手没洗干净,沾到油污,也可能是发酵过程中频繁地打开容器查看导致污染。此外糯米若是没蒸透,有夹生的部分也容易产生杂菌。
(三)变质、发黑:这些都是被杂菌污染的表现。很多菌种都有排它性,就是一种菌活化时,其代谢产物会对其他的菌有抑制作用(青霉素就是这个原理)。所以若是酒麴的活性高,其实酒酿是不容易被污染的。但相反如果一开始酒酿就被杂菌污染,那么根霉菌和酵母菌也不会活跃工作,酒酿的甜味也就出不来。就会变质发黑,味道发苦,产生异味。
(四)酒酿有酒味但不甜:有三种可能,一种是发酵过头,糖都转化为酒精了。另一种就是前面说的,糖化反应被酒化反应抑制了。也就是糯米中的淀粉没能完全转化为葡萄糖,而有限的糖都变成酒了。这种情况一般是因为发酵时空气被彻底隔绝了。根霉菌的作用需要氧气的参与,而酵母菌是厌氧的。所以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根霉菌的活性会被抑制,无法彻底进行糖化。还有个可能性是环境温度太高。根霉菌最适宜的温度是28-30度,而酵母菌是30-35度,所以若温度太高,同样有可能出现根霉菌活性不够而酵母菌依然存活的情况。
(五)补充说明对温度的控制:综合糖化和酒化的过程来看,30度就是最适宜的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菌种活性不足,实在没有条件宁可过低也不要过高。但温度过低会让发酵时间过长,也会增加被污染的机会。所以用带米酒功能的酸奶机不一定真的适合做酒酿。
综上:喜欢吃甜就发酵时间短些,喜欢吃带酒味的就发酵时间长些。
下面就讲讲我的一些经验:
http://s7/mw690/6fbcaf81gx6CSr6jhd456&690
这是做好的酒酿,中间孔里的汁液非常清澈,是很甜的哦
我现在看到都流口水了~
http://s6/mw690/6fbcaf81gx6CSr6FzMh75&690
现在做酒酿也越来越大量,但是每次还都不够分
家里人除了母后大人其他亲戚都爱吃,总是来不及做
真心好吃啊~
http://s16/mw690/6fbcaf81gx6CSr6J9o30f&690
原料:
原料:
http://s2/mw690/6fbcaf81gx6CSr7yT8l61&690
1、容器要洗净用开水泡,不要沾到油星
2、手要洗干净,拌米饭的时候可以带一次性手套或者橡胶手套操作
3、30度的发酵温度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温度低可以在容器外面包棉衣等
4、其他注意点文章前面都说过了
5、经网友提示,米酒的容器陶瓷的最好,铝、不锈钢都不能用,米酒有腐蚀性,包括存放的时候。
http://s7/mw690/6fbcaf81gx6CSr6nwc636&690
好啦,长篇大论结束了,祝大家十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