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浅议如何复习初中历史(李敏)

(2013-04-01 09:41:42)
标签:

转载

分类: 中考专栏

浅议如何复习初中历史

【内容提要】复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面,是教师指导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培养技能和技巧的方法。根据历史教学的特点,复习的实质是使学生对初步形成的学习知识得以强化和保持。因此,学生在由旧知识到接受新知识、在由很少知识到储备较多知识的过程中,复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如何复习就显得至关重要……

感知、理解、复习、巩固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中循序渐进的几个阶段。复习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方面,是教师指导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培养技能和技巧的方法。因此,要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如何复习就显得至关重要。那么,复习有何重要意义?怎样抓好复习?现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本校和本人的教学实际,谈谈我的体会和看法:

一、复习有何重要意义?

根据历史教学的特点,复习的实质是使学生对初步形成的学习知识得以强化和保持。因此,学生在由旧知识到接受新知识、在由很少知识到储备较多知识的过程中,复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新的历史知识,有利于历史知识的储备。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它虽然分为若干发展阶段,但各个阶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不能理解、掌握前一阶段的历史知识,就很难接受、理解下一阶段新的历史知识。要想牢固掌握旧有的历史知识,就必须及时的复习。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牢固的保存于记忆中,日积月累,不断的丰富和储备,将来才会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第二、有利于加强记忆。要加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除了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注意听讲外,还必须要求他们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及时、经常的复习。各种形式的复习,是战胜健忘、加强记忆的最有效的方法。

第三、有助于历史知识的深化。复习的过程不仅仅是记忆历史知识的过程,它还是帮助学生加深所学知识,把具体历史知识升华到对历史发展规律认识的过程。

第四、既可以检查学生学习的质量,又可以检查教师的教学效果。通过复习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的改进教学。

第五、有助于提高学生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复习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往往不是学生机械地抄书本就能完成的,必须经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阅读才能完成,这样就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怎样才能搞好复习呢?

新课教学要确立包括基础知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教学三维目标,复习也不例外,也必须有明确的目的、科学的安排,也要认真地备好课,要复习的内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复习的重点是什么,采用什么教法,课堂上讲什么,讲多少,练什么,练到什么程度等等教师都要充分的准备。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是采取如下方法复习的:

历史课的复习方式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日常的复习,一类是组织复习课进行复习。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日常复习和组织复课进行复习时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日常复习

日常复习,是指在每节课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的随堂复习复习,一般只有几分钟时间,复习内容比较集中,仅限于本节课新课所需要的旧知识,或是复习巩固本节课所学的新知识。其任务是为讲新课打基础或巩固当躺堂所学知识。就日常复习而言,复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讲授新课前的复习。采用这种形式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内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及与新知识的联系等,以问题的形式拟定复习提问纲要,提问时要因势利导,提问后归纳小结。

2、讲授新知识,联系旧知识的复习。这种形式复习的内容不限于本节课讲授的内容,更多的是涉及前几堂课学生学过的一系列旧知识。这种复习形式,应通过对比、分析,把重点放在揭示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以利于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和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

3、讲完新知识后的复习。这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这样的复习,可以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后刚刚形成但又不够稳定的神经联系,通过复习提问,在集中刺激的条件下得以强化。针对新知识的提问,教师必须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拟定问题。既有记忆性的,也应有分析、综合性的。

日常复习所遵循的是及时性和经常性两个基本原则。法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所研究出的遗忘曲线表明,要使学生将已获得的知识保持最佳记忆状态,就必须在学习之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复习。

(二)组织复习课进行复习

当课程讲授一个阶段之后,为了有助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必须在适当的时机,组织专门复习课进行复习。一般来说,复习课大体有三种类型:

第一:单元复习课。这类复习课我通常的做法是经过一个单元的教学后,专门安排一定的课时组织学生进行复习。通过提问、谈话等方法,引导学生对该单元学过的历史知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使原来分散在各个章节的历史知识组成一个整体,以便学生掌握该单元历史发展的全貌、基本概念、基本线索、达到深化知识、系统巩固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围绕单元教材的中心,抓住最本质、最重要的史实,所提的问题不仅要具有启发性,而且问题与问题之间应有内在的联系,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达到复习的预期目的。

 第二:期末复习课。这类复习课是对一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的全面复习,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提高整理历史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复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选择方法要从实际出发,最好是把系统概述和综合归纳结合起来,可先采取纵向的系统概述,然后在采用横向的综合归纳。这样,学生既能了解一学期所学历史知识的基本线索,又可理解各个具体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既利于理解,又利于记忆。

第三:总复习课。这类复习课是指整个历史课程讲完后,专门组织的总结性复习课,它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所处的地位更为重要。因为它是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所学的全部历史知识,进一步升华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我的具体做法是:

1、根据新课标和考纲的要求,紧扣教材,化繁为简,抓好全面复习。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大都具有全面性和广泛性。因此,在总复习时,首先必须紧扣教材,对教材中考试范围内的全部内容,包括插图、地图、注释、思考练习题、大事年表、都要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夯实基础,把握好基础知识。因为历史学科的特点就是万变不离其中,不管题型、方式怎样改变,但历史知识始终是不会改变的,答案仍然在书中。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是前提,是关键,在掌握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根据题意学会取舍、变通。

2、提高复习效率,重在教学方法。我认为复习课 不仅要精讲,而且要精练。但是学生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这就要求教师一则要精选习题,二则要在复习中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注重训练学生审题的思路、答题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典型问题的分析,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切忌让学生在题海中挣扎。

3、采用小专题的复习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基础知识复习好之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纵向和横向分析、综合、归纳的整理,并要求学生大胆的根据本专题的知识设计练习题,发现知识间的联系与不同,最后让学生明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需要我们认识什么道理,得到什么启示,说明了什么问题等。

4、加强对学生不同题型的训练。近年来,中考题型十分灵活,多变,很多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不会灵活应用。结果,考试分数很低,从而丧失学习历史学科的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评卷的时候,重点是解答疑难问题,根据不同的题型,教给学生一些解答各种练习题的方法,使学生适应千变万化的试题要求,真正提高学习的能力。

5、分析历年中考题型,了解考查程度。作为教师,要善于积累资料,对历年中考试卷要收集,并对其认真分析,对考查的知识点、题型、难易程度都要有所掌握。

总之,上好复习课,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任课的教师不仅要花费大量的心血,进行艰辛的劳动,还要潜心研究好的复习方法,才能提高复习效率,进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