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堂教学叙事

(2011-11-21 14:57:16)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叙事

                             写在讲授《丝绸之路》之后

                                           唐红梅

我设计《丝绸之路》这一节课的初衷是想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教与学的双向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  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实现历史教学的个性化学习

一开始,我就把学生带进一个模拟课堂,整堂课不是在上历史课,而是一个联合考察团,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分成旅游观光者、古代商人、文化使者、考古学家四个小组,互相讨论、交流,将分别为大家介绍沿途景色、贩运的物品、传播的文化、考古发现等。通过小组的合作学习,完成五大主题即丝路风光、丝路物产、丝路文化、丝路辉煌、丝路作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启疑、激趣中让学生做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但实际与我的预期有一定的差距,现实是乡村中学的学生没有丰富的课外知识,所以丰富合理的想象很难做到,往往回答问题显得语言贫泛、干涩,甚至绝大多数学生难以开口。比如我讲到丝路风光时,请旅游观光小组的同学即兴创作成一段简短的丝路风光的介绍及感受,以展示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体验到丝绸之路的艰辛,结果点了四个同学,几乎个个都是平铺直叙,只有一个同学说到了冰火两重天的感觉,所以我感觉合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活化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资源组织教学,创设生动活泼的历史情境,通过表演西域和中原商人做买卖的课本剧以及假想角色互换等,活跃了课堂,活化了历史,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展现古代艺术的壮美和辉煌,学生如身临其境,然后老师适时抛出问题:结合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来探索今天开发“丝绸之路”的价值和应注意的问题。融会古今,很自然地将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交流中发现、引导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心和思考,学生探究的欲望被极大地激发,通过合作讨论学习,使学生既感受到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唤起了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充分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学史以鉴今得以彰显,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看现实的问题,用理性的头脑解决现实的问题,提高学生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增强用历史眼光来分析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能力。但因为七年级学生刚开始尝试表演历史课本剧,所以显得语言、动作都不是很在丰富,又因为年龄较小,对现实的思考又显得过于局限。

三、  特别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导向教学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张骞通西域这一目,设计启示、感悟等问题,通过张骞为报效祖国不屈不挠、勇于冒险和开拓的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开拓进取的意识。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走向世界之路,它是中华民族向全世界展示其伟大创造力和灿烂文明的门户,也是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世界文明进程的合壁之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我想这节课应该还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通过课堂活动培养了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初步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通过对各种历史现象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想象、理解、分析、归纳、知识迁移等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了基本的社会和历史发展观,以后要更多地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地域特征,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

                                         

                                               2011/1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