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秘到投资人/十二年商海蜕变实录(22)
(2014-09-29 10:49:46)
标签:
我写的财经 |
分类: 从董秘到投资人 |
【应收账款】
李普是我在2003年五一节期间认识的一个供货商。当时,“非典”正肆掠中国,政府宣布,为确保疫情不会进一步扩散,原定于 5月1日开始的五一“黄金周”暂停施行一次。那段时间,开车上下班,几乎不堵车,商场人丁稀少,大家都愿意呆在家里,去公共场合,很多人会戴上口罩。
我们是做礼品的,人们应酬少了,生意自然受影响。政府说五一节没有黄金周,可金亮有,而且不是一周,是十天。我很郁闷,脑子里总有不好的念头:要是“非典”持续一两年不退,金亮就得关门大吉。
5月2日,我正在艺展中心逛游,“非典”期间我特喜欢去商场,人少,在工厂值班的Jack给我电话,说工厂来了客人,指名点姓要见我。这人就是李普,三十来岁,一米八的个子,非常帅气。他是做水晶生意的。金亮的产品都要配底座,树脂产品体量较大,配木底座,合金产品体量小,配水晶底座。义乌浦江是水晶之都,我们的水晶底座都是那里供货,其实浦江的水晶厂家并不出产水晶,他们只是从连云港将水晶采购回来,再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切割。
李普跟我说:“感染‘非典’的概率比出车祸的概率要小很多,我根本没把它当回事。”我喜欢跟与众不同的人打交道,当场决定将水晶底座都交由李普供货,条件是他的价格不能高于其他供货商。
李普做得不错,价廉物美,供货及时,对于有瑕疵的产品退换无怨言。
10月底,我去义乌跑市场,考虑到我们的金猴销量会很大,怕李普的水晶底座供不上货,想跟他当面沟通,就给他打电话,他开着丰田佳美来接我,上车后我发现这车其实是比亚迪F6。李普非常热情,招待我的饭局是我做工厂期间档次最高的一顿。酒饱饭足后,他问我准备卖多少只金猴,我说至少两万只,十万只也有可能。
李普的金猴底座供货非常及时,我跟他是货到付款,我的付款不会超过收到货后的两天。
金猴泡沫破灭后,我自掏腰包给工人发工资,让他们回家过春节,我的情绪就如看了一场悲剧,沉浸在剧情中难以拔出,这时接到李普电话:“我这里还有一万个金猴水晶底座已经做好,你们什么时候要?”我说:“我仓库里有几千个底座没有用,客户那里源源不断的货退回来,我早就没生产金猴,肯定不要底座了。而且,我们没有向你订货啊,你怎么就做好了?”客户向我们订货,或者我们向供货商订货都要发传真,双方留一个凭据。
2004年春节后,一切又重新开始,李普没再提金猴底座,我也没把这事放在心上。他继续做我们的水晶供货商,配合仍然很好。只是有一点变化,他时不时地在我们这里订货,那时我们的情侣礼品卖得不错,他跟我说他除了做水晶,还顺带做点礼品批发生意。我们之间的生意都采用货到付款,双方的信用非常好。
中秋节后的某一天,Jack跟我说,发给李普的十万块钱货到了十几天,他没有付款,我赶紧给李普电话,李普说,手头紧,请我宽限一段时间。我当时没在意,过了几天,Jack说我们下的水晶订单李普没发货,我意识到出问题了,让Jack去浦江,水晶没发货无所谓,无论如何把十万块钱货款要回来。
三天后,Jack从浦江回来,说李普很热情,好吃好喝招待,就是不愿付款,理由是手头紧,他还跟我说,李普带他去仓库看了给我们做好的一万个金猴水晶底座,仍然齐刷刷摆在那里……呵呵,一万个水晶底座的价钱大致是十万元。
回过头来看,我做工厂阶段的亏损很多都是出在应收账款上,客户大多不说不付款,他们喜欢用“手头紧”的理由拖着,时间长了,有玩失踪的,更多的是用退货冲抵欠款,甚至把一些别的厂家的货退回来。这些货退回厂家,只能当废品卖。有了这些教训,我们后来决定坚决执行现款现货政策,客户必须付款后才能提货,这样一来,销售额大减,但心里踏实许多。
应收账款是债权,这个世道,“杨白劳”好当,“黄世仁”不好当。但其实,负债经营也是一把双刃剑,碰到好的时候,可以带来很大收益,遇到危机,先死掉的必然是那些把杠杆延伸得很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