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写的投资股票 |
分类: 我的胡思乱想 |
最近集中精力修改书稿,除了浏览新闻和必须看的资料,尽量不在别的事情上花心思。马年是个变化年,也许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速度更快,感觉春节后这个世界很不平静。今天一大早就醒了,脑子里转着好多东西,干脆写下来。
1、平安银行和万科年报
昨晚,深市股票代码排行老大和老二的平安银行、万科同时公布年报。2013年两家公司的净利润几乎一样多,分别为152亿元和151亿元,按昨天A股收市价计算,平安银行的市值为1025亿元,万科805亿元。还有,两家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都是个人:葛卫东和刘元生。葛卫东增持了平安银行,持股市值是刘元生持有的万科市值两倍。万科年报谈到移动互联网,说得很好,摘录如下:
“我们相信互联网将改变这个世界,而不能适应变化的组织将被淘汰。但我们也认为,比察知变化更重要的,是找到变化背后的不变。”
“当新时代的大幕揭开时,传统企业应该做的,不是远离自己熟悉的领域,而是理解新的规则,寻找新的伙伴,运用新的工具,将原有的业务做得更好。”
李嘉诚在回答财新杂志提问时也谈到,今天科技领域推动着各行各业实际的改变,本质上与2000年完全不一样。我欣赏万科和李嘉诚的判断。
2、某咖啡厅
听朋友谈及准备投资一家新型咖啡厅,听来听去,这家咖啡厅模仿的是车库咖啡。
朋友说这家咖啡厅只吸收100名股东,每名股东投资1万元。现在排队想投资的人很多,咖啡厅要挑选股东,朋友不知能不能被挑上。朋友说咖啡厅的CEO很健谈,在推荐会上的第一句话就是假如你只想通过咖啡厅卖咖啡赚钱,就不要来投资。CEO坦诚说自己从未做过咖啡厅,而且很忙,准备用一半的精力从事咖啡厅事业,另外一半精力做别的事。
我对朋友的投资不看好,商业模式是一个方面,具体不细说,也许是我没有完全弄清楚。关键是作为CEO,没有咖啡厅经验不说,不想全副身心去做一件事,还想颠覆一个行业,难到这个世界真的变得我不认识了吗?
不过,从跟朋友的交谈我明白了,近一年来创业板屡创新高、蓝筹股跌跌不休跟市场的参与者大有关系,呵呵,中国老百姓也有投资饥渴症。
3、巴菲特给股东的信
今年老巴的信很经典,摘录如下(详见:http://edu.sina.com.cn/bschool/2014-03-05/1357411398.shtml):
“1、获得令人满意的投资回报并不需要你成为一名专家。但如果你不是,你必须认清自己的局限性并遵循一套可行的方法。保持简单,不要孤注一掷。当别人向你承诺短期的暴利,你要学会赶紧说“不”。
2、聚焦于拟投资资产的未来生产力。如果你对某资产的未来收入进行了粗略估算,却又感到不安,那就忘了它继续前进吧。没人能估算出每一项投资的可能性。但没必要当个全能者;你只要能理解自己的所作所为就可以了。
3、如果你是聚焦于拟投资资产的未来价格变动,那你就是在投机。这本身没什么错。但我知道我无法成功投机,并对那些宣传自己能持续成功的投机者表示怀疑。有一半人第一次扔铜板时能压对宝;但这些胜利者如果继续玩下去,没人能拥有赢利为正的期望值。事实上,一项既定资产最近的价格上涨,永远都不会是买入的理由。
4、通过我的两个小投资可以看出,我只会考虑一项资产能产出什么,而完全不关心它们的每日定价。聚焦于赛场的人才能赢得比赛,胜者不会是那些紧盯记分板的人。如果你能好好享受周六周日而不看股价,那工作日也试试吧。
5、形成自己的宏观观点,或是听别人对宏观或市场进行预测,都是在浪费时间。事实上这是危险的,因为这可能会模糊你的视野,让你看不清真正重要的事实。(当我听到电视评论员油嘴滑舌地对市场未来走势进行臆想,我就回想起了米奇·曼托的尖酸评论:‘你都不知道这游戏有多简单,直到你走进那个演播厅。’)”
再说一遍,非常经典!只是最后一点在中国的环境下稍稍有不同,原因是中国人喜欢“讲政治”。我踏足证券市场二十余年所看到的是,在中国做投资,成功的人都有很敏感的政治嗅觉,他们花在盯政府那只闲不住的手时间很多。可是,那只手如何动在前一届领导任上似乎容易判断,现在变得让人有些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