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障碍及改善方法
(2017-12-21 15:52:22)分类: 学点心理学 |
由于沟通对于个人作为有机体和作为社会成员的多方面的重要性,决定了在很大程度上,沟通的状况即是一个人的生存状况。为此,改进汇通的品质,提高沟通的技能,对于个人效能的发挥、主观的自我生存状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沟通的障碍
(一)物理环境障碍是指人们所处的沟通环境中存在的障碍。噪音是典型的物理环境障碍。此外,沟通环境的整洁度、周边装饰,甚至气候条件等都会对沟通的质量造成影响。以计算机为中介的沟通也存在不少障碍。
信息超载具体表现为:
1.信息使用者无法理解特定信息。
2.信息使用者感觉信息容量过大。
3.信息使用者不知道自身所需信息是否存在。
4.信息使用者不知道从何处获取信息。
5.信息使用者知道从何处能获取信息,但不知道以何种方式来获取。
信息超载的策略
在剖析信息超载产生的根源和影响的基础之上,可以采取相应对策:
1.应用合理搜索策略。
2.培养信息鉴别能力。
3.对相关信息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和规划,以有效的方式组织和呈现信息。
在精神领域,如果同时接收的信息过量,大脑无法适应后,也容易发生类似“超载”,这就是“信息超载综合征”。
危害:患“信息超载综合征”者会出现紧张、焦虑状况,严重的症状包括思维紊乱、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失眠、兴奋、厌食等。
对策:1、平时多听舒缓音乐,适当发展下书法、绘画等平和的爱好。
2、可申请暂时换岗,减少过多信息对自己大脑的冲击。等生理状态恢复后,再适量的进行工作。
(二)个人障碍
情绪、选择性知觉、信息过敏等个人因素
(三)语义障碍
主要是由所使用的符号自身的局限性造成的。
首先使用的系统符号可能不一样;其次,对非语词符号的理解不一致。
二、沟通的自我评价与沟通改善计划
(一)评价自己的沟通情况
一切问题的解决或改善都是以对问题的意识为前提的。对问题意识的越清晰,改变的努力就会越有效。
自我评价分三步:第一步是开列一个自己沟通情境和沟通对象的清单。一方面自我反省自己经常发生沟通的情境,这种情境可能是我们每天都要面临的情境,也可能是一些因为偶然事件而产生沟通的情境。另一方面反省自己发生沟通的对象,并将其列在纸上。开列清单的目的是对自己的沟通范围和对象建立一个明确的概念,沟通状况的改善和沟通能力的提高是全面的,仅仅注意某些情境和与某些对象的沟通,不可能有效地达到提高与改善的目的。
第二步是通过问卷量表评价自己沟通的状况。以下列出了评价自我沟通状况时通常评价的问题:
对哪些情境中的沟通感到愉快?
对哪些情境中的沟通感到有心理压力?
最愿意保持沟通的对象?
最不喜欢与哪些人沟通?
能否经常与多数人保持愉快的沟通?
是否常误解别人,事后才发觉自己错了?
是否与朋友保持经常联系?
是否经常懒得给别人写信或打电话?
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可以为自己勾勒出自我沟通的状况图,如果一个人能够建立愉快经验的沟通情境和对象高度局限在有限范围内,就说明存在着高度的社交内敛或社交退缩的缺陷。
第三步是评价自己的沟通方式。沟通状况直接决定于沟通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沟通主动性、沟通注意水平和沟通信息的充分性是评价沟通方式的三个最有效的维度。
沟通主动性评价的是我们在与别人进行沟通时,究竟是主动始发沟通还是被动接受沟通。主动沟通者对象广泛,沟通内容不拘一格,容易经沟通与别人建立并维持广泛的人际关系,与他人的沟通也较为充分、及时和有效。
沟通注意水平评价的是沟通者投入沟通为使其自然持续所付出的注意程度。沟通注意水平高的沟通者,比较全面地关注沟通的每一个细节,而且对于整个沟通过程保持着高度注意。因而,他们能够较好地根据反馈调节自己的沟通过程,对对方的沟通形式形成良好的支持,使沟通始终保持较好的彼此对应性而得以顺利延续。
沟通信息的充分水平有三种情况:充分、不足和冗余。充分指沟通信息恰好准确表达沟通意图,实现沟通目的。不足指沟通还不能使别人理解沟通意图,但沟通者不再提供有关信息。沟通信息不足导致沟通者之间产生和解。冗余指在信息已经充分的情况下,又进一步强调、解释或重复。
沟通信息的冗余现象需要辩证地来看待。适度的重复并不能称之为冗余。沟通中有个6次规则。一定的沟通内容在重复说过6次之后才会被信息接受者完全记住。
(二)沟通改善计划
沟通能力的提高和沟通状态的改善是整体的,但又必须通过细节的、具体的步骤来实现。希望提高沟通能力和改善沟通状况的人,需要为自己制订一个每一步具体怎么做的详细计划。
计划首先要明确试图改进自己的哪些方面,是要改变自己的社交退缩,扩展自己的沟通范围?是改变自己不善于与某些人,如领导或同事的沟通状况?是培养与友人保持联系的习惯,还是试图改变自己不善于与别人沟通等方面的不足。计划的第二步是要将选
定的改善目标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并转化成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施的每一个具体做法。制定的计划切不可一下要求提得太高,实际上做不到,最终失去努力的兴趣和信心。
三、提高沟通的准确性
准确是沟通成功的前提。在某种意义上,如果沟通的结果是误解,那发生沟通比不发生沟通更糟糕。
提高沟通的准确性,首先需要提高自己准确描述事物的能力。准确的描述应该是基于别人能够准确理解为目的的,所以准确描述对于一个人的分析、综合以及概括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提高沟通准确性的另一方面,是对所用的一切非语词沟通方式,都必须有明确的概念,并且对别人是否也会同样理解某种非语词信息保持清楚的认识。
一般认为,除非沟通者之间已经建立了很好的默契,沟通者能够确信信息接受者对某一非语词符号和符号选择与自己有同样的概念,否则,非语词沟通应被置于支持语词沟通的次要地位。
此外,保持对别人包括直接的语词反馈在内的各种反馈信息足够的敏感,并及时调整自己的信息和符号选择,也是提高沟通准确性的不可缺少的途径。及时接收和准确理解反馈,是准确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激发积极沟通的定向技术
(一)沟通的同理心定向
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对方的真实看法和内心感受,并且基于这种理解来进行沟通,同时将自己的同理心传达给对方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同理心的核心是真正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情感。许多人摆脱不了自我中心,不能对别人的状态进行移情,纯粹从自己的经验和情绪背景出发来选择沟通方式和符号,因而沟通中也往往产生误解,从而使沟通失败或导致不良的后果。
(二)社会心理效应在沟通中的利用
SOLER技术
更多地寻找与沟通对象的共同点,更容易让彼此产生一种亲切感和“自己人”的心理体验,使双方的感情不断融洽,沟通就更容易深入。这就是所谓的“自己人效应”。
五、身体语言沟通的改善
(一)理解别人的身体语言
首先,必须从整体和身体语言背景来确认每一个具体身体语言信号的意义。
其次,用移情的方法理解身体语言信息。
(二)恰当运用自我身体语言
增加身体语言的自觉性:1.观察自我身体语言,了解自我身体语言使用的情况。这个环节可以借助于他人帮忙观察记录,也可以通过自我有意识观察记录方式实现。通过系统的观察记录,自己来定义和解释自身的各种身体语言符号,并仔细分析自身心态和身体语言的关系,建立符合自己特点的身体语言模型。
2.是对自己的各种身体语言行为和整体模型进行自我体验。
3.在实践中应用自己总结的身体语言,并进一步检验其有效性,对于不适当的地方及时加以修正,进一步完善自我身体语言模型。
增强身体语言使用能力的第二方面是提高身体语言与自己社会角色及特定行为情境的对应性。
情境对身体语言的规范作用同样明显。
缺乏恰当的情境同一性概念,会导致显著的沟通或社会交往困难。
研究证明,如果身体语言沟通被阻断,则沟通的充分性会明显下降。
在日常的沟通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和发展自己的身体语言,可以有效地使沟通更为充分,更易于达到目的,同时也能增加个性的活力,使个性特点更为鲜明。
前一篇:社会心理学笔记第十章沟通
后一篇:社会心理学笔记第十一章人际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