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儒商达人
儒商达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554
  • 关注人气:22,8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家鼎:用绘画抗疫攀艺术高峰

(2020-04-25 08:36:48)
标签:

文化

创新

                 马家鼎:用绘画抗疫攀艺术高峰

背景链接:“书香伴随一生”的马家鼎先生曾任扬州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扬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先后出版《名人与扬州》《绿杨书画缘》《新扬州画舫录》《扬州画舫新录》《扬州历代贤官》(点评)《唯爱》等多部地方文化图书,参与撰写的《扬州文化丛书》获中国图书奖。

艺术家陈荣先生:扬州籍人士。疫情期间,据悉,陈荣大师创作与即将创作《抗疫三部曲》——油画《同盼》《同心》《同庆》,期待着陈大师的《同庆》即将面世。

此篇由马家鼎先生亲撰的专题报道先后被中视快报、头条快报、上海都市网等20多个网媒转载。

两位大师级的人物都是我20多年前的老朋友。424日上午,我与扬州校长俱乐部创始人柏政先生、叶老师等再访陈荣大师工作室,并在第二江南素食馆餐叙。特转发此文以纪念之。

用绘画抗疫          攀艺术高峰 

——记油画《同心》、《期盼》的作者陈荣

马家鼎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些出自《诗经》、唐诗、《千字文》等古诗文中的佳句,在新冠肺炎爆发期间贴在日本援助我国武汉等地区的医疗物资上,一经传播,便引发无数国人的关注和赞叹!令人感动的同时,也有人吐槽我们自己抗疫的书画作品往往是千人一面,内容肤浅。其实,抗疫的书画作品中,优秀作品还是层出不穷的。

我最近就看到两幅油画《同心》、《期盼》,感到作者匠心独运,画得极有意境。

油画的作者陈荣,原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现年74岁。2017年,他叶落归根,从北京回到故乡扬州安度晚年。然而,他却退而不休,以自己的艺术专长,继续为艺术教育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尽心尽力。

在今年疫情期间,他心存大爱、情系抗疫,曾多次到现场慰问和激励战斗在防疫抗疫一线的交警和社工。油画《同心》就是他根据当时的真实场景而创作的。画作中,他以李白的一句诗“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为纽带,加上现场画面上的“扬州”和“武汉必胜”,将扬州与武汉紧密联系在一起,表明了武汉与扬州同为历史文化古城,友谊源远流长;而如今在防控疫情的战斗中,两座城市又是血脉相连。画面还以作者背影为原形,生动地表现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艺术家,冒着严寒,带着深情,关爱着最可敬可爱的人,一种警民鱼水情的动人情景油然而生。另一幅油画《期盼》,画面则表现了一位老人倚窗凝望晴空,红日冉冉升起,五星红旗在晨光中猎猎作响,远处若隐若现、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萌动着勃发的生机。唯有画面正中的通栏横幅上,书写着“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点中抗疫主题。那是一位老人的期盼,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期盼:盼疫情早日过去。

陈荣教授是一位艺术造诣很高的艺术工作者,尤其是在雕塑和油画领域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多年来他曾参加全国许多省、市大型雕塑创意及制作。北京王府井大街步行街、世界雕塑公园、抗日战争纪念馆、福州文化广场、深圳、山东烟台、文登、江苏南京、无锡等大型城市雕塑的设计和制作者之一。这些作品造型新颖,栩栩如生,深得社会各界好评。

陈荣教授多年从事绘画雕塑艺术事业,有坦途,有荆棘,有挫折,有成功。他常说,“成功给我带来喜悦与自信,挫折使我获得经验与教训,使之走向成熟。”尤其是他为广东惠州西湖公园内苏东坡雕像的设计,是有一定难度的。当时在既无标准人物塑像又无准确资料情况下,他日夜查找历史资料,精心构思,反复设计,塑小样放大样,经过多次修改终获成功,使得苏东坡这位历史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壮观雄伟。深得各界人士的好评。

陈荣教授几十年艺术教育生涯,可谓桃李满天下,但他为人低调、谦逊。中国计生协书画社和扬州市红十字会联合创办博爱美院,当邀请他到博爱美院给贫困家庭的孩子上课时,他一口应允。他说,“帮这些家庭孩子成材,就能使这些家庭翻身,我愿意。”

然而刚到博爱美院上课时,陈荣教授遇到一些困惑,他发现他在上面讲,下面认真做笔记在听的学生少。看到这一现象,他很焦急,深夜不能入眠,他想,这些学生都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有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他们为什么不认真听课?他仔细地研究着教材,一遍一遍的用不同方式来演绎教材,最终他研究出了自己的“陈式”教育方法。他对我说,“后来我再上课,就不拿清华那套教材和方法了,而是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着手,比如穿衣打扮。”陈荣教授娓娓道来:“穿衣打扮其实也是属于美的范畴的,穿的好看就是美,而美好的事物总是让人赏心悦目的。于是上课的时候,我就会挑一两个同学,来谈谈他()们今天的穿着打扮,为什么这么穿,你为什么认为这么穿是美的。然后再从中纠正他们,比如哪两个颜色搭配,会比现在更活泼,哪两个颜色不属于一个色调的,不能搭配在一起。这样在寓教于乐中,学生也就记住了色调的搭配以及其他美术方面的知识。”不仅如此,陈荣教授还传授给学生们创作过程中如何找灵感的五部曲:看、记、忆、借、创。熟练运用这五步,养成走到哪记到哪,看到哪学到哪的习惯,对创作是十分有用的。

事实也证明了陈荣教授因材施教的教育法是成功的。在博爱美院结业总结大会上,许多同学都由衷地说,“陈教授教课方法很新颖,我们特别喜欢上他的课。

在当前抗击疫情战斗中我们看到陈荣教授人老心红,宅在家中,仍紧跟形势,除苦思创作,绘画了两幅参展油画外,还继续为2021年在仪征枣林湾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景观雕塑礼品等,精心创意,雕塑小样。

用他自己的话说“我虽74岁了,但我必须珍惜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大好时光,为美丽的家乡扬州的艺术花苑中锦上添花,多做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