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河南中考现代文阅读的最大特点是“去套路”化,该怎样备考现代文?
看完今年中考记叙文和说明文的题目之后,很多语文老师都感叹今年的现代文阅读和平时做题训练的点不太一样。
是的,今年现代文阅读最大的特点是“去套路化”。
以前总结的标题的含义、段落的作用等答题模板今年没有用武之地了,因为今年的题型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重解析,轻术语,重品悟。
最重要的是你要读懂这篇文章,并能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而且能从整体上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写这些”,这些基本问题明白了,会不会运用套路化的解题语言其实就不那么重要了,你用自己的语言完全能把自己的理解写明白。
试看记叙文阅读《我的太爷老师》中的四个问题: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的太爷老师”的优秀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全文内容分条概括。
阅读第段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孩子们“踏青”的快乐的?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回忆了“我的太爷老师”的许多事,他是如何把这些事有条不紊地组织在一起的?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作答。
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我的太爷”老师的用意。
这四个问题除了第一个概括文章内容的问法比较熟悉,另外三个问题肯定问懵了不少同学,那种想按照答题模板回答问题的同学一时肯定无法找到回答的方向。
其实第二和第三个问题都是问如何写的,第二个问题是问某个段落是怎么写的,第三个问题是问整篇文章是怎么写的,怎么组材的,第四个问题是问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对文章写法的考查是建立在对整篇文章理解的基础上的,理解文章才是关键的第一步。
记叙文阅读引领的学习方向是去套路化,是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问题回答。这个改变非常必要,因为随着中考现代文考查问题的固定化,语文学习中最需要理解力的地方已经开始僵化,这种改变带来的将是语文学习的拨乱反正。
说明文的变化是不再考经常考的知识点了,而且加入了非连续性文本的对比阅读。这种改变让原来非常模式化的说明文阅读又开始“个性化”了。认真读懂文本,学会筛选、概括、对比阅读,说明文的考查最后的落点仍然是这几样语文核心素养的检测。
现代文今后学习方向:去套路化!记叙文要在整体理解文章的基础上知道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为什么写这些。说明文要具备筛选、概括内容的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