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余老师《诫子书》课堂简录

(2017-12-16 07:45:41)
标签:

杂谈

一、教学铺垫


1. 直接导课,今天学习《诫子书》。

2. 作者知识。

3. 作者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智慧化身。

4. 《诫子书》,家训,家属。高度概括了作者一生做人的准则,堪称教子的千古典范。

边出示,学生边读边做笔记。

二、教学创意:一课三学

三、教学活动

一学文意理解,自学自读自翻译。

1. 自由读注解。出示幻灯片。

补充注解:君子,德行高尚,德才兼备的人。

以:用。

难句点拨:“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美德。

2. 杂然读第二页注解。

点“淫慢”“险躁”是难字意思要加强记忆,读三遍。

3. 学生根据注解自讲句意。

4. 出示幻灯片,逐句的句意理解。生先口头翻译,再齐读译文。

幻灯片出示笔记一: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淡泊宁静,无以致远。学生笔记。教师点拨:这是修身、立志的。

二学朗读体味。

1. 一读平稳深沉的语气。

教师范读,学生各自自由朗读。

2. 二读句中短暂的停顿。出示停连的有关知识,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

3. 三读文中说理的层次。出示幻灯片课文的四层变形。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教师解释:第一层修身养德,第二层学习广才,第三层反向诉说,第四层珍惜时间。

自由习读,读出层次的停顿。

齐读。

四读文末悠长的韵味。

老师范读最后一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生自由朗读。

五读语音有力的背诵。生背诵。

老师做出点评:夫字音不准,语速过快,没读出韵味。再次背诵。

出示幻灯片笔记二:谆谆告诫,殷殷教诲。文短情长,蕴意深远。

三学品读品味

结合课后第四题。

活动:品析《诫子书》的表达之美。

要默读、静思、批注,一句话阐释。

学生思考展示。

教师小结:出示幻灯片:文学境界非常高

                    简练精辟的语言

                    对仗工整的句法

                    正反相应的手法

                    铿锵有力的音韵

出示幻灯片笔记三:字字珠玑,句句哲理

                  告诫子弟,泽被后世。

齐读课中笔记结课。出示幻灯片: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谆谆告诫,殷殷教诲。文短情长,蕴意深远。字字珠玑,句句哲理。告诫子弟,泽被后世。

我的点评和困惑:不知道为什么每次余老师的示范课都是我们老师以前讲过的课,而且都是经典的短课文。三年来的培训都是如此,我们老师已经讲过的课,而且学生已经对课文翻译背会了的课,这样上还会上出什么效果呢?如果是长课文,如果是没有讲过的生课文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

就这节课而言,老师的三次笔记穿插是一个亮点。课这三次笔记又起到了什么效果呢?不得而知。

我的困惑:假如这节课是学生从没有接触过得新课,学生能否顺利背出?对课文的翻译,学生如果不是从前背过,能否课中掌握呢?课文能否分作三层?两层呢?对于本课中经典名句的运用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否定句式的表达效果?正反对比论证的分析?中心句子和名句的考点比较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