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天贝?
先看图
http://s5/bmiddle/6f0e9593t95efb88fa244&690&690
http://s9/bmiddle/6f0e9593ta17a5356fff8&690
天贝——英文名Tempeh,又译为丹贝、天培,源于南洋岛国,是一种自然发酵大豆制品。传说,天贝的菌种是华人下南洋随豆豉带去的,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发酵工艺演化,形成了天贝这种独特的地域性传统食品。
二、天贝是逐渐国际化的传统食品:
天贝起源的论证:
有观点认为,天贝可能在两千年前就有了。Sastroamijoyo博士指出,中国人早已使用野的枯草霉菌制造豆豉,可能把这菌种带到了印尼,并改变菌种以适应当地人的口味;现代发酵所用的根莓,应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
还有观点认为,从十世纪,在南中国和印尼诸岛间的日常贸易就开始了,大豆可能在那时引进到印尼的;但大豆的马来语发音近似于日语,故可能是从日本引进的;
天贝的研究历程:
印尼是荷兰殖民地,所以荷兰人最早对天贝进行科学研究。1895,荷兰微生物学家、化学家H.C
Prinnsen Geerligs
最早尝试鉴别天贝菌种,在他的经典论文《中国大豆食品》中,他指出:在爪哇,另外的菌种用来制造更易于消化的豆科种子食品;
1923,荷兰人Jansen成功分离了维生素B1,撰写论文《动物对抗脚气病生素的需求及其在食物中的存在》,指出,天贝蛋白质有良好的品质,可以作为大米蛋白的补充。
最早提到天贝的英文文字是1931年的《东印度植物》,只是对异国风物的探究报道。
全世界范围对天贝的兴趣开始于六十年代。这是美国微生物科学家和食品科学家引发的,重要的研究机构是康奈尔大学的纽约农业试验站和美国农业部北部研究中心。一些优秀的印尼本土科学家也参加了天贝研究,并竞相发表重要论文,在营养学和微生物学上取得了不少进展。天贝的制作工艺也进化了。
康奈尔大学的研究小组发现,在天贝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维生素B12,对商业化生产的天贝的营养分析发现,典型天贝样品100克中含有8.8微克的VB12,是美国日常建议量的2.9倍。
1969-1972,肯塔基大学的Packet
Chen研究小组对天贝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其他大量的微生物、生化、物理、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近年来,国际上对天贝的兴趣转到了对天贝异黄酮、抗癌活性、抗血栓的功能研究。
http://s14/bmiddle/6f0e9593ta17a538fec2d&690
天贝的国际化早期生产:
在欧洲,最早的商业生产在1946-1959之间,还是小规模的一名食品。可到了1984,欧洲已有了18家天贝工厂。
1972年,美国生化博士Alexander Lyon开始制造天贝,首家白人的天贝工厂建立。
在日本,从1983年开始,随着豆浆受到大众广泛欢迎,日本公司开始大量生产天贝。
随着天然食品运动、素食运动的兴起,从九十年代至今,天贝成为健康食品的代表,上流阶层以食用天贝显示品位高贵,不仅众多明星素食者在食用,更有比尔-克林顿这样的素食者热情拥趸。
在中国,北京净饭素食餐厅于2008年开始天贝的研制,为素食人群提供天贝菜肴。以此为基础,2011年国内首个天贝生产厂建成,北京好乐意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供技术支持和销售服务,“天蓓天贝”作为品牌,帅先尝试天贝的中国市场。
http://s3/bmiddle/6f0e9593ta17a7154eac2&690
http://s8/middle/6f0e9593ta17a43570a37&690
天蓓天贝官方网站:www.tianbeitianbei.com
天贝烹饪大全博客:http://blog.sina.com.cn/tianbeicook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