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蚂蜂窝”可以捅 旅游社交网站捅出撮合交易大市场

(2012-01-05 14:20:37)
标签:

旅游

采访前,编辑就到蚂蜂窝网络社区体验了一番,发现里面聚集了很多拥有共同话题、共同爱好、彼此能成为朋友的玩伴们,他们分享自己的旅行感受,通过文字、图片、音乐等等方式讲述着在某一个目的地的吃喝玩乐感与叹,出于热爱旅游最纯天然的动力使然,所以想第一时间加入这个窝,生动的内容富有感染力。
    没错,“纯天然”这个词对于蚂蜂窝来说是特别准确的形容词。这个被归类为“SNS+Wiki样本”的旅游社交网站从诞生、到现在正在经历的创业成长过程,以及未来的发展空间都伴随着一种纯天然的动力,这种动力源于他们对用户需求的把握,蚂蜂窝的市场来源于用户的存在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还有那些被用户群吸引来的无数商家。采访结束后体会更深刻,创业如同冒险,但这个“蚂蜂窝”可以捅,或许越捅越甜蜜。

爱玩爱分享 蚂蜂窝天然形成
    蚂蜂窝两位创始人陈罡和吕刚都出身IT,都是热爱旅游人,组织或参与的旅行越来越多,也就积累了不少经验,陈罡说那时身边朋友常向他们询问各种旅行问题,这促使他们想建立一个网站,让朋友们在上面分享切磋。
    2006年,陈罡和吕刚利用业余时间建起了这个被他们认为是自娱自乐的论坛平台,撮合身边同样喜爱旅行的驴友朋友们在一起交流旅行感闻和分享经验。而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自娱自乐的论坛在09年底却有了近10万的用户,“没有任何商业化的东西,也没有任何宣传推广,就是依靠口碑传播,我们就积累着越来越多的用户群。”陈罡特别强调,这10万用户的质量非常高,分享的内容丰富,且用户的互动活跃性很高。2010年,陈罡和吕刚离职创业,全力投入网站的运营当中。

“窝居”在此 用户体验不亦乐乎
    蚂蜂窝作为一家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创造内容)的旅游攻略分享在线社区,最核心的产品当然是旅游攻略,蚂蜂窝的攻略具有唯一性,何其谈唯一性?因为蚂蜂窝的每一个目的地只对应拥有一个攻略,而攻略都是在UGC的基础上,通过Wiki的编辑方式,进行了精选优化,也就是攻略全部都是用户根据自己身体力行的经历、经验而撰写,蚂蜂窝做的就是将零散化的各种信息集合成一个完整的综合攻略。
    更重要的是,用户可以随时纠错更新,攻略在动态的定期更新推出最新版本。蚂蜂窝还有一个“分舵”的机制,“分舵”的旅游攻略有一部分内容是通过生活在该地区的用户来维护更新的,这样再一次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与准确性。
    蚂蜂窝的用户还随时能在社区中“嗡嗡”,这是一个类似于微博的频道;用户还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我的蚂蜂窝”,如同博客一样,将旅行的点点滴滴记录分享的在此,和大家互动。蚂蜂窝的用户体验在于用真实的表述和呈现,创造一种感同身受的体验,激发分享与互动的热情,培养出的是用户的归属感。

发展动力 来自高质量、互动活跃的用户群
    截至2011年10月底,蚂蜂窝网的注册用户已达230多万,每天大概的PV在200万左右。每天的独立访客大概是23万到25万左右。也就是说,每天大约二十多万的人通过马蜂窝网做旅行决策。用户分布在北、上、广以及二线等城市。
    陈罡说,对于任何一个社交网站来说,用户数量增长的确重要,“但并不是所有的社交网络平台都是真正的社交网络。拥有高质量的、互动活跃的用户群才是真正的社交网络。” 所以蚂蜂窝没有急功近利的寻求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而是保持一个清醒的态度,专注核心产品旅游攻略的开发,以及提升用户体验。
    其实蚂蜂窝从一开始就已经在不断积累着高质量的活跃用户群,这源于用户对旅行自然的热爱与兴趣,所谓志同道合让网站黏性非常高。蚂蜂窝从成立到现在,没有在市场推广上进行大力的投入,都是凭着口碑在驴友间传播。陈罡说,“网站成立后的5000个用户奠定了社区的氛围,用户乐于分享、相互交流而又非常有个性。蚂蜂窝在后续发展中依然传承了这些分享和交流精神。这种分享、交流产生了高质量的内容,而高质量的内容让用户对网站产生了信任感和依赖感,成为了回头用户,而且他们又不断吸引着更多新用户的加入,产生了正向的循环和发展。”

影响消费决策 撮合交易蕴藏盈利空间
    陈罡曾说过,蚂蜂窝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中国的TripAdvisor。TripAdvisor就是以用户点评的方式去评价酒店和旅行目的地,这些来自于真实旅行者的体验、评价、照片、游记会给去影响其他人的消费决策。陈罡说蚂蜂窝的本质也是如此,通过用户自己创造内容的这种方式帮助更多用户去做消费决策,这是蚂蜂窝将来盈利模式的一个方向。
    前《IT经理世界》副总编辑、互联网&电子商务专栏作家李黎在分析蚂蜂窝的商业模式时表示,“TripAdvisor商业模式的核心是‘网络撮合交易’,在网络撮合交易的这个大市场,最重要的基础是UGC,即用户产生的内容去影响他人产生购买决策。‘购买——分享——推荐促成新的购买(包括重复购买和他人购买)’是网络撮合交易模式的典型用户行为,用户带着目的性寻找和观看高质量的消费信息,或者是被高质量的消费信息所影响并且产生购买,然后在购买后和更多人(包括熟人和陌生人)分享消费体验,影响他人产生购买行为,产生消费良性循环的同时,也形成消费忠诚度的循环,这在互联网上创造出新的价值。”在撮合的过程中,马蜂窝能够帮助各旅行机构接触到自己拥有的用户群,这就存在很多合作方式,蕴藏的商机空间也足够想象,想必这也是蚂蜂窝受到资本青睐很重要的原因。今年10月,蚂蜂窝对外宣布其获得来自风投机构今日资本的500万美金投资和200万美金无息贷款。

天然的SoLoMo应用 移动终端一触即发
    有了资本的支持,蚂蜂窝更加专注核心产品的研发,而其另一个发展战略则是移动终端。陈罡早就说过,“旅行天然就是一个SoLoMo的应用,即社交化(social),本地化(local))和移动化(mobile),”蚂蜂窝的服务更要在旅行途中得以实现。
    目前蚂蜂窝已经开发了两款很受欢迎的旅行类App应用,一个是旅游攻略,另一个是旅行翻译官的小工具。“蚂蜂窝旅游攻略”iPad版今年9月份上线仅48小时,就排至App Store旅行分类第一。旅行翻译官仅依靠用户口碑传播,从今年6月份推出至今下载量已经超过了200万。该应用目前提供iOS和Android两个版本,对国内用户免费,在国外售价为9.99美元。

“认证专页”登场 让旅游机构直触高质量用户
    蚂蜂窝前不久推出的“认证专页”,是专门包括旅行社、旅游局、航空公司、游船公司等在内的各个旅游机构提供的官方平台,旅游机构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发布信息资讯、线路产品推荐、组织各种线上线下活动、与用户进行互动问答等交流。这一方面提升了蚂蜂窝旅游信息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而对于旅游机构来说,则能够准确的接触到蚂蜂窝所拥有的,有旅游需求和行动力的高质量用户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