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董启彬董事长严谨的态度,看舜天俱乐部发展的前景
(2012-06-26 20:06:52)
以下是董总亲自修改后的文章,细心的你们能够看出有哪些不同吗?
《足球报》VS董启彬: 恒大没有给我们很大压力
记者贾岩峰报道 董启彬,江苏省国信集团董事长,算上中甲生涯,他已经进入中国足球圈多年,但却一直保持着低调和神秘,很少就足球方面的话题接受采访。23日,借着舜天俱乐部与意大利帕尔玛俱乐部合作创建国信帕尔玛国际足球学校的机会,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这位江苏职业足球崛起的真正掌舵人,在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董启彬董事长向记者讲述了他 投资足球的初衷、经历的挑战、曾经有过的犹豫和他对中国职业足球未来发展的期待。
从我的角度看足球……
《足球》:很感谢您能够在百忙中抽空接受本报采访,据我所知,江苏舜天(微博) 俱乐部是您一手培育起来的,您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很多努力,可是这么多年您一直在幕后,似乎很少看到您专门就足球方面的话题接受专访……
董启彬:实事求是地讲,我不是足球方面的专业人士,在这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中并不需要我太多地发表观点,我的角色就是把握全局,给俱乐部提供合理有效的支持。而且我看足球的角度与你们一般人看足球的角度有所不同,站在一个从大学毕业到现在一直在从事企业经营和管理者的角度上来说,足球并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运动,它的魅力无限。
这项运动蕴藏着很多商机和能量,同时也承载着很多社会责任和义务。我相信这些层面的话题如果展开来谈的话未必是球迷们感兴趣的,所以这些年我就是一直少说话,多做事。
俱乐部的刘军(微博) 总经理曾说,舜天俱乐部就像是您的“孩子”一样,每一步成长都凝聚着您的辛勤和汗水。如果把舜天集团下属企业都比作孩子的话,那么舜天俱乐部这个只会花钱尚未赚钱的孩子是什么地位?这个孩子你们要养到什么时候?
我们从搞足球那天开始就没有打算要从这项事业当中攫取多么大的直接利润。这要从我们企业本身的性质说起,我们是江苏省政府直属的大型国有企业,企业组建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合理有效地整合资源,同时给国家和人民创造财富。因此对于国企来说,应该把社会需求和企业发展有机结合,可以说当初搞足球的时候我们对利弊还是做了较充分评估的。至于说我们搞足球会搞到什么时候,我觉得可以这么说,江苏足球一定会长期发展下去,而且会越搞越兴旺,但是否只能有我们一个企业去独立支撑还是会有更多企业共同参与,这完全可以商榷。我认为,中国职业足球这个领域很多时候被媒体和球迷过度“妖魔化”了,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完全一无是处的行业,虽然投资足球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压力,但是同时也不是完全没有回报的,我们很多同行和外国朋友在和我们进行业务交流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对方也对足球感兴趣的情况,在很多外商眼中,能够长期投资搞职业足球的企业一是资金实力必然雄厚,二是在资源管理和利用上也会高效和科学。这也给我们创造了许多商机。
我们自身要有造血功能
能说说搞足球俱乐部的好处吗?
企业搞足球,可以以此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来凝聚员工,鼓舞士气,增加企业认同感、向心力,也可以以此来扩大企业影响,创立企业品牌,增加企业知名度、美誉度。有些效应是用金钱也难以实现的。当然,搞足球的投入我也要求各所属企业加倍努力,更多地创造利润,来弥补投资足球的这部分资金需求。
说到足球对企业经营的促进作用,您能举个例子吗?
就拿这次我们跟帕尔玛合作组建足校来说吧,这次合作最初并不是我们首先发起的,而是因为我们跟帕尔玛市有商业上的往来,帕尔玛足球俱乐部主席在江苏也有投资,他们得知了我们有足球俱乐部后,主动提出来要跟我们一起合作搞青少年培养,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因为这两个赛季随着球队成绩的稳步提升,内援市场可供选择的范围实在有限,我们自身造血功能又不足,因此我们更加坚定了要自己培养更多足球后备力量的信念,刚好帕尔玛俱乐部主动愿意为我们解决这方面的难题。
之前也有一些中超俱乐部选择跟国外的俱乐部进行战略合作,那么目前舜天跟帕尔玛在共建足校方面的合作与中国已经存在的一些合作模式有什么不同呢?
我只说我们自己,不随便评价别人。虽然说是帕尔玛俱乐部主动提出愿意跟我们进行合作,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小事,一旦我们决定要搞这个足球人材培养工程的话,就肯定得有一个长远的规划,经过反复的磋商和考察论证,差不多酝酿了有一年的时间,最终才达成了共识。这并不仅仅只是我们两家俱乐部之间的合作,这更是为了配合省里提出的要让江苏省成为全国“文化强省体育强省”的号召所进行的具体实施工作,因此得到了省委省政府、江苏省体育局和下属的苏体公司、江苏省足协以及教育部门的全力配合。搞足球本来就不是某个企业或者某个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协作。
国企相对于其他所有制企业来说,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够把更多更广泛的社会各个层面的资源串联起来,我们的足校首先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复合型足球人才,不是只培养体育特长生,在教学质量方面,我聘请了南京外校的校长兼任足球学校的教学负责人,由他来统筹安排最好的教师来给足校的学生授课,同时在人才选拔方面来说,都由外方教练全权负责,因为我们这些年在选材标准和考察标准上的确走了很多弯路。这样一来,就能够保证我们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同时还要确保教学质量,我们从初中到高中一共六个年级每个年级第一批只招收50名学员,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学质量。试验摸索阶段,不适宜一下子把摊子铺得太大,就跟我们搞舜天俱乐部一样,一切都是稳步提升,不急功近利。
我高兴的不仅是成绩
在您投资足球过程中,有没有想过退出?为什么?
有过,刚开始几年我们曾经有过退出的念头,因为那个时候足球环境太差了,但是现在反赌扫黑后感觉联赛环境好很多了。
从舜天俱乐部的投入和产出比来看,江苏在本年度的投入并不太高,但是成绩目前位列积分榜第二,可谓投资回报率极高。在您看来,是什么让舜天能够在最近两年内崛起,未来舜天俱乐部上升的空间或者说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呢?
我们也是搞了很多年、经过了很多挫折和磨难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也许从我们短短的中超发展历程来看,舜天成绩的提升和进步很快,但是我们球队也是在中甲摸爬滚打了很多年才升上来的,而且刚刚升超的前两年走得也比较艰难。其实目前最让我高兴的不仅仅是球队的排名,而是在球队中能够看到多名本土年轻球员的成长和进步,比如说周云、孙可、吉翔、曹睿、杨笑天、渠成、戈伟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梯队培养出来的。放眼目前中超球队中,能够有这么多本土年轻球员在球队成为主导力量的俱乐部并不多。在很多人都说中国足球固定球迷少,球迷忠诚度不够高的时候,其实球队人员构成的本身就极有可能造成球迷的这种不稳定性,职业足球发展到今天我们并不排外,也欢迎高水平非本土内援加盟,但是我们也不会忘记振兴江苏本土足球力量的责任,会长期致力于挖掘更多在江苏土地上培养出来的年轻球员。
但是国企搞足球一直受到了很多的批评和诟病。
我觉得搞足球没有必要根据背后赞助企业的性质来判断俱乐部是否成功,或者说适合不适合投资,要从更科学和客观的角度去评价企业投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国企和其他所有制企业都各有优势和长处,关键要看如何去有效地发挥不同企业的经营特色,不一定都要集中在一个层面去进行比较和竞争,我们虽然搞了很多年的职业联赛,但俱乐部给自己的经营定位仍不是很明确。民企有灵活的企业机制,国企有长期稳定投入不急功近利的优势。我觉得国企俱乐部完全不必要去跟其他俱乐部拼投入,而是应踏踏实实制定自身的发展规划,培养自己的后备力量。培养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投入大,回报慢,但是只要坚持搞下去,就会有收获。这点山东鲁能(微博)足校是榜样。我们也要致力于做有社会责任感、为中国足球培养更多后备人才的俱乐部。
10年后比较也不迟
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所有入围的中国企业无一例外都是国企,这是否可以说明在与民企的竞争中,国企享有垄断和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在足球领域之内,以广州恒大(微博)为首的民企俱乐部却创下了很多转会市场的纪录,甚至打破了引援规则。对于来自恒大这种企业的挑战,作为国企性质的俱乐部投资人,您的压力是否因此增大了?
恒大的出现的确给中国足球圈带来了少有的震荡和改变,中国足球圈已经很久没这么热闹了。作为我们企业来说,
我们的生存法则是首先要确定自己的目标走好自己的路,然后再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灵活调整策略,但是大的方向是不会跟着别人,不顾条件而轻易改变的。恒大没有带给我们多么大的压力,每个俱乐部都有自己的活法,我们希望大家大胆探索,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各显神通,恒大有些方面也可供我们借鉴。
目前我们国家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改革过程中,不管是何种性质的企业都是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升级调整的,在不同领域中和不同经济环境下,每个类型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生存状态。就我们国信集团的投资和涉足的行业而言,我们有能源产业、金融产业、对外贸易、不动产业等,简单地说就是企业互补性强,回旋余地大,东边不亮西边亮,抗压能力比较强。搞足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十年以后,大家再来交流比较也不迟。
您是球迷吗?您觉得中国足球这么多年学了很多发达国家但是一直都上不去的原因是什么?以您企业家的视角您认为该如何调整?
我算是一个球迷吧,但不够资深。我认为中国足球想要搞好其实并不仅仅在于去学谁,从一个外行人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中国足球其实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我们仅仅把这个运动当成是一项体育项目去发展,从竞技角度去思考和探索,其实足球是一个很能够体现民族文化精髓和民族精神的运动,自强不息,百折不挠,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在足球运动中应能体现。但是我认为在中国足球战术中,这样的民族精神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我们中国人聪敏灵活身体柔韧性好,但是这方面优势我没有看到,我看的都是我们跟人家外国人硬碰硬拼身体。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这叫做优势不突出,差异化经营策略不够,同时没有很好地规避风险。所以我认为中国足球这些年搞不上去的原因,也有我们没有找准一条能够适合我们人种和民族精神的道路,而这条路不是靠个别外教或者某些从业人员能够找到的,这同样是一个系统工程,关键是有决策权的人士看到这一点,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