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热死人”与“饿死熊”想到的

(2013-08-12 11:52:15)
由“热死人”与“饿死熊”想到的

廖保平

    这个夏天,有两种死亡令人揪心:人被热死和熊被饿死。
    全国多地因持续高温,中暑患者和因热射病死亡人数不断增加。武汉今年已有5人因中暑不幸死亡。另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7日报道,北冰洋斯瓦尔巴特群岛上发现一头北极熊瘦成地毯的尸体,见者无不伤心。野生动物专家推测,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海冰层不断消退,北极熊难以捕食以致被饿死。
    人被热死,尤其是熊被饿死,可以视为全球气候变暖的新证据,像石头压在每一个人心头。
    近一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事实:全球气温上升了0.74℃,中国气温上升了0.4℃—0.5℃。问题是,全球变暖原因非常复杂,一般而言,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由于太阳辐射变化,不仅地球变暖,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称,火星也有全球变暖现象。再有就是受地球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潮汐、洋流、火山、地震、生物植被、大气运行等等,都可能造成全球变暖。
    人类虽然“主宰”了这个星球,相对于自然力量,仍然微不足道,我们可以从地震、海啸、飓风中见出一斑。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人类对气候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相反,人类千方百计地适应气候变化。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工业活动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可能造成一定影响,但这个影响有多大,科学界没有形成“共识”,不能简单地将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视为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但二氧化碳确实造成“温室效应”,也就是说,人类的高碳活动在理论上会助推全球变暖,这是呼吁“低碳”的理由。
    可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几乎伴随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但是,想无碳化地跃进到现代化,根本不可能。这也就是我国在减排承诺上不轻易让步的原因。如果让步,将意味着排放额度不够用,2020年以后中国每年需要花费一万亿人民币来购买二氧化碳排放权,亿万人辛苦赚来的钱,还不够被这种新型的“游戏规则”轻松拿走。
    弱化人类活动对全球变暖的作用,不等于说,人类可以践踏环境、高碳生活。珍爱自然、保护环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环境坏了,发展的福利必将打折扣,没有人愿意要这种发展。
    人类在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难免恐惧,恐惧它的威力或“报复”,古代有神话的喻示,现代有《后天》式影视的警醒。人类从诞生以来,一直都在“杞人忧天”,一直都在祈求“风调雨顺”。人类在不断地“忧天”中向自然学习,调适、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只是每一个阶段“忧天”的内容不一样。如果说现在人类忧的是“全球变暖”,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应该可以通过努力,比如利用“碳捕捉”技术和清洁能源的使用来减缓变暖。
    假定我们尚无办法解决全球变暖、北极熊饿死问题,以现在的条件和认识,应有办法让人免于被热死:执行国家《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在规定的高温时段停止户外作业,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发放高温津贴,惩处违规企业,不让津贴成为“空头支票”;落实劳动者因高温天气作业,而引起中暑的工伤保险待遇。对困难家庭应有适当补贴或帮助,防暑降温的宣传教育应该跟上。总之,不能眼睁睁看着“热死人”的事一再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