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德国柏林旅游帽兔 |
分类: MSN搬家 |
鲜有城市像柏林这样,沉溺于涂鸦艺术,乐之不疲。“俺来也”充斥在方寸之间,从地铁公告到商场死角,心有多大,创作空间就有多大。柏林人只当作嬉皮,一笑置之。不要听美国人谈宽容,总统把蓝裙子搞白了可以写一份斯塔尔报告,执掌柏林政界的牛耳,和玻璃爱人同性爱人手拉手逛大街都没人管,好事者把默克尔的背面登上小报,群众瞥一眼,咕哝几句大姐发福了,然后丢到尘芥堆。做好你的份内事,下班后怎么疯,我们管不着。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58/3909659457_89ded46549_o.jpgfahren nach Berlin,下" />
为了让创作激情无处发泄的涂鸦派各施其才,Kunsthause Tacheles应运而生。说来只是五六层的小平房,引用老爸的话,涂的惨不忍睹。墙壁完全无法满足艺术家对画纸的需求,窗户扶手地板天顶,就差没往游客身上开工。经过仔细研究,无耻啊,把人家的作品当油布,直接刷上第二层,涂了刷,刷了涂,混凝土都省了。只是在如此色彩斑斓的地方工作,会不会太刺激眼球。
入口附近发现金属雕塑,砂石地上,艺术家踩着凉拖,罩着护目镜,30来度干的热火朝天。类似的风格在慕尼黑的tollwood展会上见过多次,已然麻木。老爸却对废物利用的仙鹤感兴趣,遇到铜牛,更用食指比出搞笑牛角造型合影。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462/3914436571_f2821565de_o.jpgfahrennach Berlin,下" />
il Casolare(Grimmstrasse 30, Kreuzberg)据说很招德国人喜欢,位于十字山地铁附近的这家Pizza店,在柏林有三处分馆。偏爱面食的老爸在这里信手一挥,点中了之后几天仍赞不绝口的Carbonara。我乃肉猫,吊着几片火腿的奶酪面实在不是我的茶,点了Pizza Stagioni,嗅到蘑菇和洋薊的香味,立刻卷入腹中,好吃归好吃,却没有意料中出色。
十字山每逢晴好的傍晚,便有年轻人来这里发呆,手捞啤酒,露出微醉的神情。嵌入石板路的酒瓶盖子,被我当成天降铜板,差点要刨出来交给警察叔叔。青石板上数酒盖,千盖万盖数不清。西德人民提到柏林,满脸不屑,我们辛苦交的税收都给他们喝酒快活了——从脚下的证据看,并非空穴来风。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561/3914435867_7ecb0559f3_o.jpgfahrennach Berlin,下" />
在我左手pizza右手地图的咀嚼时光里,店铺宾客云来。身后一对同志,挨着墙角找清静,搂搂抱抱享受二人世界。素以多元文化著称的首都,你爱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帅哥,只要不影响别人,爱咋咋去。一年一度的St Christoph Day,柏林的同志们七彩上阵,挂着气球鸵鸟毛招摇过市,这项最初在加州红起来的运动,到了柏林大放异彩,参加游行的男士油头粉面,抖动羽毛,如火烈鸟摇摆进场,坦然接受每秒1000下的相机攒射。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630/3909659681_c15a34098a_o.jpgfahrennach Berlin,下" />
来到夏洛滕堡(Schloss Charlottenburg),是阴晴不定的午后。我建议在路边小饭店里随便撮顿,老爸欣然同意。他点了色拉烤肉,我点了茄香肉糜,为了防止被母亲大人痛骂“顿顿食肉,肚以何堪,”老爸伸出如来神掌,遮掉大肉的部分,笑容可掬面对镜头。
菩提树的绿影里,我们相对而坐,吃肉喝酒。有一点点风,吹在颈上。橙汁很甜,招蜂引蝶,我望着远方的夏洛滕堡,突然有了倦意。天上白云朵朵,砸下来正好当一床棉被,又或者这轻风可以让我扶摇直上,拄一支云做的浆,在蓝天里划啊划。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523/3909485561_2e2ac2ba6c_o.jpgfahrennach Berlin,下" />
夏洛滕堡和无忧宫,假如只有时间去其中一个,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从投资角度看,男人为讨好老婆建造的宫殿,永远比不上男人为标榜自己来的舍得。就好像除了上海男人,有多少男人自己开Polo,让老婆坐宝马的呢?夏宫不在大,在乎小巧精美耳,有玫瑰芬芳的园子,溪水潺潺的后庭,让女人和闺密散步八卦。满足所有要素的夏洛滕堡开满夏花,无尽的绿荫里,是Spree河的细语。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601/3909595349_5daa1b802d_o.jpgfahrennach Berlin,下" />
无忧宫(Schloss Sanssouci)从建造伊始,就打算拿来豁胖。名字取自法语,Sans(无),souci(忧愁)。虽然葡萄梯台多少包含了腓特列大帝的小资情怀,销金主义的设计还是让人察觉他想和路易十四一较高下。很遗憾,他输掉。跟风之作要和法国的原创抗衡,光有钱不够,还得有品。作为rococo的代表作,无忧宫值得一看,然而无论气势或奢华程度,都绝非凡尔赛宫的对手。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27/3914435667_778d7a73b2_o.jpgfahren nach Berlin,下" />
无忧宫所在的小城波茨坦(Potsdam)在柏林C圈,过去得买ABC三圈的天票,一下火车,我们就被迎头的热浪熏的昏昏沉沉。火车站有多条前往无忧宫的巴士线路,宫殿线会把你放在边门口——我们没有这么做,先去镇中心晃荡了一圈,拍够照片,又在名为Salz und Pfeffer的店里大吃一顿,酒足饭饱了,慢吞吞上路。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92/3910269600_5b47127ba2_o.jpgfahren nach Berlin,下" />
波茨坦市中心颇有逛头,相似的店铺风格让我想起几年前的哥特兰之旅。荷兰区的屋脊小楼和砖砌建筑,自18世纪传入,居住在这里的多为荷兰手工业者的后裔。如今你依然可以在130来栋旧建筑的底层,找到精巧的小玩意,或者在砖红墙绿的门廊前,找到泊来者沧桑的痕迹。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494/3914435473_7e26ef362a_o.jpgfahrennach Berlin,下" />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639/3915221554_285a385ce3_o.jpgfahrennach Berlin,下" />
在旅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决定尝试一把游船,棉絮天,船上的柏林因间隔着一带水,让我变成歌剧院里挑着单片目镜的冷眼看客。
洞察它的皮色,却无法触摸,岸上的人们晒着古铜,船上的人们吃着白冰,他们看到我们,倦怠的笑一笑,我们看到他们,应付的挥挥手。扑面的玻璃建筑,总理府德铁总部议会大厦,我把头仰起来,阳光灼烧着皮肤,可是蓝天如此美好,瞬间想要丢掉顶上白帽,把自己放倒船舷——操作起来太困难,只好退一步,敲起二郎腿,全然不当自己是穿着花花裙子的姑娘家。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94/3914436177_6aace645c5_o.jpgfahrennach Berlin,下" />
去Ritz Carlton吃午饭,2点前3course lunch十来欧,附赠葡萄酒一杯。接近柏林之行的尾声,在Potsdam广场上酒香迷醉。南瓜汤浇了咖啡色的籽油,色香俱全,左手开了一屏杜鹃,不晓得是否夏末的荼靡,异常旺盛。
不远处便是Sony中心,虽然低价卖给了大摩,名字依然给足了奠基人面子。树立在7栋大楼顶部的穹顶,让人联想到机翼的设计,穹顶下是自娱自乐的人群,如今这里完全沦为商务中心,喝喝咖啡看看电影,八方艺术家摆开摊子自我展示——面包涂上果酱,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小怪物;螺帽镶在老虎钳上,成了山羊的眼睛⋯⋯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668/3887356751_1d117633a1_o.jpgfahrennach Berlin,下" />
离开柏林前的三小时,在Kadewe附近压马路,买了一件背心,喝了一罐可乐,忽见妙妙贴窗口,童心大发,搂住老爸摆pose。背景选项多多,都逃不出柏林景点的路数,文字部分发现一条“Look Mum,I am in Berlin!”留守上海的老妈,此时正在同8月的台风做斗争,看到父女的大头贴,温情之余多半会原谅老公连续5天日日大肉的恶行。我俩摆足笑脸,时间定格了龇牙咧嘴的画面。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529/3916522040_afd6283612_o.jpgfahrennach Berlin,下" />
离开的时候,竟有几分怀念。勃兰登堡门压住翻卷的云块,日头西斜,而我们的飞机划过炙热的八月夜空,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571/3909659921_ca4b737eeb_o.jpgfahrennach Berlin,下" />
为了让创作激情无处发泄的涂鸦派各施其才,Kunsthause Tacheles应运而生。说来只是五六层的小平房,引用老爸的话,涂的惨不忍睹。墙壁完全无法满足艺术家对画纸的需求,窗户扶手地板天顶,就差没往游客身上开工。经过仔细研究,无耻啊,把人家的作品当油布,直接刷上第二层,涂了刷,刷了涂,混凝土都省了。只是在如此色彩斑斓的地方工作,会不会太刺激眼球。
入口附近发现金属雕塑,砂石地上,艺术家踩着凉拖,罩着护目镜,30来度干的热火朝天。类似的风格在慕尼黑的tollwood展会上见过多次,已然麻木。老爸却对废物利用的仙鹤感兴趣,遇到铜牛,更用食指比出搞笑牛角造型合影。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462/3914436571_f2821565de_o.jpgfahren
il Casolare(Grimmstrasse 30, Kreuzberg)据说很招德国人喜欢,位于十字山地铁附近的这家Pizza店,在柏林有三处分馆。偏爱面食的老爸在这里信手一挥,点中了之后几天仍赞不绝口的Carbonara。我乃肉猫,吊着几片火腿的奶酪面实在不是我的茶,点了Pizza Stagioni,嗅到蘑菇和洋薊的香味,立刻卷入腹中,好吃归好吃,却没有意料中出色。
十字山每逢晴好的傍晚,便有年轻人来这里发呆,手捞啤酒,露出微醉的神情。嵌入石板路的酒瓶盖子,被我当成天降铜板,差点要刨出来交给警察叔叔。青石板上数酒盖,千盖万盖数不清。西德人民提到柏林,满脸不屑,我们辛苦交的税收都给他们喝酒快活了——从脚下的证据看,并非空穴来风。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561/3914435867_7ecb0559f3_o.jpgfahren
在我左手pizza右手地图的咀嚼时光里,店铺宾客云来。身后一对同志,挨着墙角找清静,搂搂抱抱享受二人世界。素以多元文化著称的首都,你爱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帅哥,只要不影响别人,爱咋咋去。一年一度的St Christoph Day,柏林的同志们七彩上阵,挂着气球鸵鸟毛招摇过市,这项最初在加州红起来的运动,到了柏林大放异彩,参加游行的男士油头粉面,抖动羽毛,如火烈鸟摇摆进场,坦然接受每秒1000下的相机攒射。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630/3909659681_c15a34098a_o.jpgfahren
来到夏洛滕堡(Schloss Charlottenburg),是阴晴不定的午后。我建议在路边小饭店里随便撮顿,老爸欣然同意。他点了色拉烤肉,我点了茄香肉糜,为了防止被母亲大人痛骂“顿顿食肉,肚以何堪,”老爸伸出如来神掌,遮掉大肉的部分,笑容可掬面对镜头。
菩提树的绿影里,我们相对而坐,吃肉喝酒。有一点点风,吹在颈上。橙汁很甜,招蜂引蝶,我望着远方的夏洛滕堡,突然有了倦意。天上白云朵朵,砸下来正好当一床棉被,又或者这轻风可以让我扶摇直上,拄一支云做的浆,在蓝天里划啊划。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523/3909485561_2e2ac2ba6c_o.jpgfahren
夏洛滕堡和无忧宫,假如只有时间去其中一个,我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从投资角度看,男人为讨好老婆建造的宫殿,永远比不上男人为标榜自己来的舍得。就好像除了上海男人,有多少男人自己开Polo,让老婆坐宝马的呢?夏宫不在大,在乎小巧精美耳,有玫瑰芬芳的园子,溪水潺潺的后庭,让女人和闺密散步八卦。满足所有要素的夏洛滕堡开满夏花,无尽的绿荫里,是Spree河的细语。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601/3909595349_5daa1b802d_o.jpgfahren
无忧宫(Schloss Sanssouci)从建造伊始,就打算拿来豁胖。名字取自法语,Sans(无),souci(忧愁)。虽然葡萄梯台多少包含了腓特列大帝的小资情怀,销金主义的设计还是让人察觉他想和路易十四一较高下。很遗憾,他输掉。跟风之作要和法国的原创抗衡,光有钱不够,还得有品。作为rococo的代表作,无忧宫值得一看,然而无论气势或奢华程度,都绝非凡尔赛宫的对手。
无忧宫所在的小城波茨坦(Potsdam)在柏林C圈,过去得买ABC三圈的天票,一下火车,我们就被迎头的热浪熏的昏昏沉沉。火车站有多条前往无忧宫的巴士线路,宫殿线会把你放在边门口——我们没有这么做,先去镇中心晃荡了一圈,拍够照片,又在名为Salz und Pfeffer的店里大吃一顿,酒足饭饱了,慢吞吞上路。
波茨坦市中心颇有逛头,相似的店铺风格让我想起几年前的哥特兰之旅。荷兰区的屋脊小楼和砖砌建筑,自18世纪传入,居住在这里的多为荷兰手工业者的后裔。如今你依然可以在130来栋旧建筑的底层,找到精巧的小玩意,或者在砖红墙绿的门廊前,找到泊来者沧桑的痕迹。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494/3914435473_7e26ef362a_o.jpgfahren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639/3915221554_285a385ce3_o.jpgfahren
在旅行的最后一天,我们决定尝试一把游船,棉絮天,船上的柏林因间隔着一带水,让我变成歌剧院里挑着单片目镜的冷眼看客。
洞察它的皮色,却无法触摸,岸上的人们晒着古铜,船上的人们吃着白冰,他们看到我们,倦怠的笑一笑,我们看到他们,应付的挥挥手。扑面的玻璃建筑,总理府德铁总部议会大厦,我把头仰起来,阳光灼烧着皮肤,可是蓝天如此美好,瞬间想要丢掉顶上白帽,把自己放倒船舷——操作起来太困难,只好退一步,敲起二郎腿,全然不当自己是穿着花花裙子的姑娘家。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494/3914436177_6aace645c5_o.jpgfahren
去Ritz Carlton吃午饭,2点前3course lunch十来欧,附赠葡萄酒一杯。接近柏林之行的尾声,在Potsdam广场上酒香迷醉。南瓜汤浇了咖啡色的籽油,色香俱全,左手开了一屏杜鹃,不晓得是否夏末的荼靡,异常旺盛。
不远处便是Sony中心,虽然低价卖给了大摩,名字依然给足了奠基人面子。树立在7栋大楼顶部的穹顶,让人联想到机翼的设计,穹顶下是自娱自乐的人群,如今这里完全沦为商务中心,喝喝咖啡看看电影,八方艺术家摆开摊子自我展示——面包涂上果酱,像一个个张牙舞爪的小怪物;螺帽镶在老虎钳上,成了山羊的眼睛⋯⋯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668/3887356751_1d117633a1_o.jpgfahren
离开柏林前的三小时,在Kadewe附近压马路,买了一件背心,喝了一罐可乐,忽见妙妙贴窗口,童心大发,搂住老爸摆pose。背景选项多多,都逃不出柏林景点的路数,文字部分发现一条“Look Mum,I am in Berlin!”留守上海的老妈,此时正在同8月的台风做斗争,看到父女的大头贴,温情之余多半会原谅老公连续5天日日大肉的恶行。我俩摆足笑脸,时间定格了龇牙咧嘴的画面。
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529/3916522040_afd6283612_o.jpgfahren
离开的时候,竟有几分怀念。勃兰登堡门压住翻卷的云块,日头西斜,而我们的飞机划过炙热的八月夜空,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http://farm3.static.flickr.com/2571/3909659921_ca4b737eeb_o.jpgfahren
前一篇:伊夫岛,我来过、我关过
后一篇:第五个啤酒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