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非连续性文本试题

(2016-06-05 21:09:29)
标签:

转载

分类: 语文试卷
原文地址:非连续性文本试题作者:汉字生活

 

温州二中海坛校区  吴积兴

(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12.5)

    非连续文本是相对连续性文本而言。是根据文本的外在特点而划分的,而非根据文章内容划分。连续性文本一般由句子构成,而句子又组成段落。段落再形成更大的结构如节、章甚至整本书。我们现行的语文教材几乎都是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大多是由多种材料组合,除了文字之外,还有图片、表格、数据、号码等其他元素,比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海报、地图、凭证单、使用说明书等便是非连续性文本。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阅读”里新增加了一条“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观察我们日常的语文教学,我们的阅读教材基本上都是文质兼美的美文,学校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评估,往往使用散文,即连续性文本,几乎没涉及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学生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比较薄弱。而国际上的Pisa测试语文模块上,每年都有连续文本和非连续文本两部分。2011年上海参加了Pisa测试,上海学生在连续文本分量表上平均为564分,比第二名韩国高26分;在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上,上海学生平均得分为539分,比韩国低3分。上海非连续文本分量表与连续文本分量表成绩差异高达25分,是参与国家和地区中差异最大的。PISA2009测试卷调查结果也表明,上海传统文学课阅读内容偏多,而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偏少。

新课标在修订时,敏锐捕捉到语文教学中的这一缺陷,并及时给予补充。这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真阅读”能力,富有意义。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更新阅读的概念,树立阅读是为了学习,而非为阅读而阅读。除了重视连续性文本之外,还应该重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平常教学和作业中积极补充非连续阅读文本,增加学生这方面的阅读活动与能力训练。毕竟,非连续文本阅读在社会生活中会经常遇到。

     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其核心是读懂信息,得出结论。比如,第一篇中的第二题【读信息】根据海报内容判断,以及《美林说明书》中的第二题,根据说明书,判断行为对错,这便需要读懂海报和说明书,才能得出结论。和传统连续性文本不同的是,这些阅读材料,往往来自生活,阅读本身便是生活的本身,让这种阅读更加真实性,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更具真实的意义。

 

 

 

非连续性文本试题

   (一)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请阅读右边的“图书漂流活动”海报,回答以下问题。

【取标题】 图书漂流活动海报副标题还空着,请你取个别致而吸引人的标题。(2分)

图书漂流——

 http://s8/bmiddle/9fb175c5gc1c71ddfead7&690

【读信息】根据海报内容,下列哪一项说法不对?(   )(3分)

A. 本次活动是为了响应“世界读书日”而举办的。

B.4月23日之后,图书漂流现场活动便结束了。

C.教材和教辅类用书不能捐赠。

D.凡是向图书馆捐赠三本图书,便可获得一张捐赠纪念卡。

注意:

1.捐赠图书要求:非教材、辅助类用书,无不良内容。

2.凡在4月6日至4月23日期间向图书馆捐赠三本及以上图书,可获得图书馆制作的捐赠纪念卡一张。

 

【改病句】两点“注意”里,其中一点是病句,请找出,并写出修改意见。(3分)

第_____点是病句,修改意见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5分)

美林药品说明书

【美林药品名称】商品名:美林     

【美林性状】美林为橙色混悬液,味甜,有调味剂的芳香。

【美林适应症】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用于缓解儿童轻至中度疼痛。

【美林用法用量】口服。12岁以下小儿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毫升)

次 

1-3

10-15

4

若持续疼痛或发热,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24小时不超过4次。

4-6

16-21

5

7-9

22-27

8

10-12

28-32

10

【美林不良反应】

(1)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胃烧灼感或轻度消化不良、胃肠道溃疡及出血、头晕、耳鸣、视力模糊、嗜睡、下肢水肿或体重骤增。

(2)罕见皮疹、过敏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支气管痉挛等。

【美林注意事项】

(1)美林为对症治疗药,不宜长期或大量使用,用于止痛不得超过5天,用于解热不得超过3天,症状不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2)有下列情况患者慎用:支气管哮喘、肝肾功能不全、凝血机制或血小板功能障碍。

(3)下列情况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有消化性溃疡史、胃肠道出血、高血压

(4)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5)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6)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7)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美林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美林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以上说明书有删减,精准说明书请参看药品包装)

6.【美林注意事项】第7条“对美林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改为“对美林过敏者慎用,过敏体质者禁用。”可以吗?为什么?(4分)

                                                                                     

                                                                                  

7. 依据说明书,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半夜,张小明体温39℃,妈妈倒出清澈如水的美林,喂小明。

B.陈琳感冒发热,吃了999复方抗感冒颗粒,又吃了美林。

C.王方身体发烧,早上七点半他喝了美林去上学,十二点回家喝了一次,下午五点到家又喝了一次,十点钟睡觉前又喝了一次。

D.李伟伟是个壮小子,才八个月大,就有21斤了。有天发热了,妈妈心疼,喂了他4毫升的美林。

8.【美林注意事项】第9条为什么要求“请将美林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请阅读整篇说明书,说出其中的原因。(4分)

                                                                                   

                                                                                  

9.目前国内很多药物都缺乏儿童剂型,药物说明书大都写成“儿童酌减”,相比于本说明书中的【美林用法用量】,你觉得“儿童酌减”存在什么问题?(4分)

【人物名片】黄永松,台湾人,1971年创办《汉声》杂志,开始做一场“文化大梦”。从台湾走到内地,他几乎走过每个有着活态民间文化的地方。民间文化的流失和人们对故土的漠然让黄永松紧迫,他默默但用力地做着书、杂志和田野调查,在快70岁时,仍不停步。

 

 

(三)(18分)

 Hello 龙先生

——访黄永松

Q:(记者问,下同):对处于文化断层的青年,龙文化有“冷知识”的感觉,比如为什么叫“long”。
A:(黄永松答,下同):龙之所以发此音,跟“笼”字有关。当年黄帝经过阪泉、涿鹿皆捷之后,势力大增。随后便召集各部落在徐水开第一次“建国大会”。据当地流传的西河大鼓黄帝故事第四回《画龙合符》,黄帝为避免以后的分裂和混乱,决定统一图腾。于是各部落将图腾之物放在一个大笼子里拎来,“long”音由此而来。

 

Q:为龙“正名正音”您有什么愿望?

A:到了今年,我感觉为龙“正音正名”变得特别迫切。这是因为中国作为大国崛起,从潜龙在渊,到飞龙在天,令全世界瞩目,但民族的精神代表却长期被西方人误读。Dragon不是我们的龙,但是现在全世界都在用Dragon。Dragon指向的是恶魔、恶兽,西方神话里还因此出现了屠龙战士。给“龙”正名,我们该用音“long”!

有人说,2012年将是灾难年,灾难来自外星球。其实如有灾难,也是来自人类自身。破坏环境,放纵欲望,破坏天人合一,才会引来旱涝无常。中国龙为水性,呼云唤雨,东方属木,木得水而活,生机勃勃,龙之大德。除庇佑我们外,龙更能给我们救赎的道,即告诫我们要保护环境,少作孽。如果我们得到了这个道,就应该将它传递出去,造福更多的人。

 

Q:对于正名运动有很多说法,有人调侃说中国龙很长,所以应该叫Looooooong。
A:为龙正名正音是文化意义上的正举,并非试图肤浅地通过正名正音,以改善中国在西方人心目中的感觉。诸事当反求诸己。中国的缺点,需要炎黄子孙一起努力改变。

 

Q:很多人看到传统民艺、习俗在这个全球化时代迅速消亡,会有些悲观,但也有人认为这是非常自然的事。您怎么看?

A:这些民间传统的文化、习俗会在循环中生生不息。这种循环不是在原地转圈,而是呈螺旋式上升。我一直认为,活得下来的才是文化,打不死的才叫文化,打得死的就消灭掉了。传统的东西是亡不了的。所谓的消亡,只不过是在某个时间段,空间范围去看。在这个地方它没有了,但在别的地方又起来了;现在没有了,将来又会起来……

Q:你是怎样践行你所说的“衔接传统和现代”。

A:《汉声》自创刊以来,“衔接传统和现代”便是工作的信仰。我们一直认为:传统民间生活是可触、可感、可亲、可爱,活生生的文化之宝。了解它,并且吃透它所给予我们的营养,必能改善目前的文化状态,建立更合理的新生活。

传统文化跟现代生活的衔接,最重要的时刻就在过年过节。在年节中,一种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自然地薪火相传。

龙年到了,应该做一点跟龙有关的事情。为此,为此我们搜集了很多以龙为主题的年画、剪纸、服饰乃至建筑,制作成海报。希望这些年画,能让大家感受到过去的年节气氛,这也算是恢复了民间艺术最初的意义。

 

 

1. 记者主要就哪两个问题采访了黄先生。(2分)

 

2.阅读第五问,请说说“衔接传统和现代”的内涵。(4分)

 

3.在第三问中,编者在这段话边上,附上一张图片,目的是什么?(4分)

 

4.对传统民艺习俗消亡的看法,黄先生在另一采访中表达了如下观点,这是否和和第四问中黄先生所持观点矛盾?(4分)

搜狐文化:在您这次采风的过程中,有没有看到一些民俗文化消失?

  黄永松:我们现在全面在消失,越是城市化,消失得越快。

 

 

 

 

5.如果你采访黄先生,你会向他提问什么问题?为什么想问这个问题。(4分)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