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与大爱
(2021-01-09 10:35:36)
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意思是:诚实是天道的法则;追求诚实是人道的法则。诚指真实无妄,天指自然,天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或自然的规律。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假,虚假就没有一切。人之道,是指做人的道理或法则。思诚者,人之道,就是说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求。
我们经常讲天人合一,意思是:人道本于天道,人道与天道本一。“一”就是天道,“一”的本质就是“诚”,做到天人合一,就是做到诚。
爱的本质是给予,而不是索取。那么,爱与诚之间是什么关系呢?诚的具体体现就是大爱,也就是给予,而不是索取。比如,太阳普照万物而不求回报,大地哺育万物而无怨无悔,这就是大爱情怀,也就是诚的外在呈现。这里所说的大爱,不是带有感情色彩和主观偏见的狭义的爱,而是以天之诚为基础的大爱。
《大学》中讲的“止于至善”,“至善”就是大爱,大爱是不带有个人偏见的,符合天道之诚的至善。大爱超越了凡夫所认为的善与恶,只要做到天之诚,就是无善无恶的至善。《道德经》中讲,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说的就是天道的自然真诚和圣人没有偏见的真诚。因此,王阳明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意思就是说,天道本无善恶,只是从自己的价值取向出发,才赋予了事物的善与恶。
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片面狭义的理解真诚与爱。比如,人们往往把真诚献给真诚的人,把爱心献给有爱心的人,而不愿意真诚的对待不真诚的人,不愿意把爱心献给没有爱心的人。这就是带有个人感情色彩的狭义的真诚和小爱,而不是天之真诚与大爱。因此,我们应该修炼圣人的符合天道的真诚与大爱,别人如何对待你,是他的价值观所决定的,你如何对待别人,是你自己的价值观所决定的,无论别人如何对待你,你对待别人的态度都应该是符合天道之诚,符合大爱情怀。
忠诚、干净、担当的做人做事原则,也是从天道与人道合一的角度说的,忠诚,就是遵循天道,遵循规律的为绝大多数的人利益做人做事。干净,就是要去除掉内心的个人私欲,做到诚。担当,就是敢于冲破重重阻力做符合天道的事情。忠诚,是从做人做事态度角度说的诚,干净,是从做人做事过程角度说的诚,担当,是从做人做事过程敢于同不诚做斗争角度说的诚。
真诚就是天道,也是人道。大爱就是至善,就是超越带有个人偏见善恶的,符合天诚的大爱。每一个人都要牵手古今圣贤,拥抱伟大时代,修炼自己的大爱胸怀,诚实守信,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后一篇:自律,来源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