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备考的五个要点
(2017-08-18 21:55:46)
精准备考是高考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只有精准备考,才能让学生从题海中跳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实现精准备考呢?
一、研究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既是教学遵循的基本标准,也是复习备考的基本标准,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对课标研究的程度,决定平时的教学水平,也就是说,教师对课标研究的越深透,教学的目标达成率就越高。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都是高考命题所遵循的基本要求,或者说是课标在考试层面上的体现,如果读透了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就明确了高考命题的方向和范围,也就明确了复习备考的方向。
二、参加考前各种培训,把握高考基本动向
每年高考前,一些地区都会举办一些关于高考备考的培训,一些专家长期研究高考命题的基本规律,研究国家高考新的变化和动向,解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这些培训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够让教师了解高考的许多新变化,分析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的新形势对高考命题的影响,对高考做一些系统性的分析,通过学习可以让我们及时调整复习备考策略,达到精准备考。
三、收集整理分析专家材料,把握命题脉络
许多专家长期研究高考命题,他们有许多研究成果,包括他们的书籍、文章、讲座都要认真收集,然后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整理,再做一些理性的分析,这些理性的分析,实际上就是高考命题的基本脉络,把这些脉络梳理成学科素养,在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和复习,就会提高复习的精准度和效率。
四、研究高考试题分析,把握命题基本规律
学科教师要把2017年以来的高考试题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分析把握哪些知识点是高考的重点,这些知识点出现的频率,以什么形式出题,用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把握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知识点回归教材,看看这些知识点都在教材的什么地方。回归教材后,再从教材中的知识点出发编辑成习题,这就是我们在高考备考前的专题复习。
五、同专家面对面交流,不断提高自身水平
我们要定期邀请一些有建树的专家对我们进行指导,我们对高考备考的研究还十分有限,我们要把一些自己关心的问题同专家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不断学习和提高,把握一些基本的理念和思路,不断在教学中把这些理念进行有效渗透,克服那种高三集中备考的方式,要变一年备考为三年备考,要从高一开始备考,这样就会不断提高备考水平。
当然这只是一些粗略的思考,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复习备考水平。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