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教师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制定、调整教学方案,进而实施教学活动。如果离开这一基本原则,高效课堂就会南辕北辙,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事倍功半。因此,真正理解以学定教就成为高效课堂实践的关键所在。
“以学定教”,“以”就是根据的意思,就是教学行动根据什么出发。“学”就是学情,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在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学习过程中情感的体验、态度的形成,价值观的意义等等。“教”就是教师根据掌握的学情来决定如何确定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如何确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等等。“以学定教”的基本要求是教学活动不能无的放矢,要紧紧围绕学这个中心,强调教为学服务。
一些学校的课堂教学不能真正体现以学定教的基本思想和原则。高效课堂的基本抓手是导学案,导学案就是教师根据学情制定的学习方案,它是以学定教的具体呈现。但许多导学案都没有建立在对学情的真正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这样一来,虽然有了导学案,但导学案没有真正符合学情,课堂就由原来的教师满堂灌统治课堂变成了由一张导学案统治课堂,由声音统治和由纸张统治效果是一样的,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还不如原来的满堂灌课堂效果好。
导学案只不过是一个学习和教学的初步方案,是教师在课前对学情的研究和掌握程度的初步呈现,而对学情的调查、分析和判断应该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之中。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要进一步研究学情,根据课堂上的真实学情,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包括如何组织学生合作与探究,也包括提出追问和有效点拨。在课堂上教师至少要进行三次学情调查,了解课前学生对导学案的完成情况,了解在小组展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了解在整理导学案之后出现的问题。有了这三次调查,教师就可以对照课标确定和调整自己的教学,当然也包括制定下一课的学习方案。
有些教师问,高效课堂必须要有导学案吗?一些课改学校不是已经不用导学案了吗?导学案是什么?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学案,教师教学的教案,学生练习的练案,它的主要功能在于它是学生学习的线路图,高效课堂的施工图。它相当于一个不会走路的孩子拿着的拐棍。高效课堂初期,导学案的作用是巨大的,当到了学生会学习的时候,也就是学生会走路的时候,拐棍就会失去作用,导学案也就没有实际意义了。
一些学校的课改走向复辟的标志就是取消导学案,感觉导学案的作用不大,教师编制又耗费大量精力,其实是在现实中还没有真正编制出符合学情的高质量的导学案,没有真正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在导学案方面没有真正突破,然后就匆匆取消导学案。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理由,回到老路上去。其实还没有真正把握学情这个课堂教学的最大实际,我们刚刚出发,就原路返回了。因此,要想真正进行高效课堂实践,就必须真正研究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学定教是一切从儿童出发的具体体现,是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的具体体现,更是我们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具体体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