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嘴硬”并不等于没礼貌

(2011-08-14 13:13:39)
标签:

伊伊

大悟

楷体

gb2312

嘴硬

育儿

分类: 家有女儿

http://s12/middle/6f005759haa608a719f8b&690

    伊伊马上就四岁了,以前出去碰到熟人的时候,我也总会对着伊伊说“叫叔叔(阿姨)。。。”可是伊伊只是腼腆地笑笑就闭口不语了,有时候还会躲在我的身后偷偷地瞄,此时的我总是尴尬极了。

   于是待熟人走远了就对伊伊说“你该叫人的啊!如果你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可是这话好像在妞面前不起作用,下次跟熟人见面的时候仍然三缄其口,看着别人家的孩子见面总是甜甜地叫我“阿姨”,我苦恼极了。

   我也曾上网查过相关的资料,但是大致的说法都是孩子内心羞涩不够大胆,得鼓励孩子多多与人交流。但是,伊伊却不是一个不愿意跟人交流的孩子,相反的是,伊伊很喜欢去别人家玩,而且一玩就不想回家了,甚至弃妈妈于不顾,晚上就要住在别人家。有时候在路上碰到熟人,人家走远后妞总会问“妈妈,那是谁啊?”答曰爸爸或者妈妈的同事朋友时,妞下句必是“那我们去他们家玩吧!”

   如此屡次主动要求去别人家玩的伊伊,见人却不叫,这种表现着实让伊妈我百思不得其解。有天,伊外婆的一句“嘴硬”倒是让伊妈我有了些许不同的思考。。。

   “嘴硬”家乡话其实就是不愿意叫人的意思,这两个字伊妈我小时候倒是赚了不少,印象最深的是寒暑假在伊太外婆家,总会碰上什么舅舅表叔的长辈,于是伊太外婆也总是对着我“叫舅舅(表叔)。。。”我便也是笑笑而已,伊太外婆便对着人家无奈地说“这娃,嘴硬很。。。”

   回忆到这里的时候伊妈我便偷笑了,原来伊伊的“嘴硬”遗传自妈妈啊!可是伊妈我如今倒是蛮热情的一个人,工作之外总是乐呵呵地帮同事干这干那,跟同事们相处的很融洽,大家对我的评价是“热情大方”,至于“嘴硬”两个字,很多年都没听到了。

   自己其实就是最好的例子,伊妈我这时候才大悟了,见人后的微笑对于小时候的自己来说其实就是与人打过招呼了,我并没有置人家于不理啊。而且被评价为“嘴硬”时候的伊妈,那时候已经是小学生了,又或许那是对大人无休止地说“叫。。。”而有的反感吧!而伊伊的表现,又何尝不是呢?她每次都是看着对方微笑;从朋友家里走的时候,也总是极有礼貌地说再见;而我,竟然都没有发现。。。

   这就像大人之间有时候见面,清闲的时候或许会拉着彼此坐在路边唠唠家长里短,忙碌的时候也就是微笑着点点头就过去了,想想看,我们不就经常这样嘛?在我们的视界里,这不也是打招呼的方式么?可是为什么我们还非得要求孩子说那几个字呢,或许我们没有发现,孩子其实并没有漠视或者置之不理,而是用自己的方式已经打过招呼了,可是我们,却一再强迫孩子再扮演下复读机的作用,好让孩子被对方说:乖、有礼貌、懂事、听话。。。之类的字眼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小时候的“嘴硬”,并不影响成人后的礼貌待人,“嘴硬”并不等于没礼貌。孩子如果不愿意叫人,只要不是漠视的态度,还是不要强迫了。

    那么以后,我只要给伊伊介绍说“这是。。。”就可以了,至于伊伊想不想说“。。。好!”就采取她的自愿吧!

 

育儿首页:

http://s12/middle/6f005759xaa8197f4842b&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