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原创】人生感悟:放弃“攀比”变淡定

标签:
转载 |
![[转载]【原创】人生感悟:放弃“攀比”变淡定 [转载]【原创】人生感悟:放弃“攀比”变淡定](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有句谚语说:“时常开口笑,寿比南山高”。情绪乐观,地阔天宽;情绪悲观,乌云满天。在日常生活中,对同样的事物,同样的遭遇,在悲观者眼里是云遮雾罩,天昏地暗,在乐观者看来却是风和日丽,别有洞天;在悲观者看来已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而在乐观者看来却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攀比心理和行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本身并无过错,问题在于攀比的出发点和内容都是些什么。积极向上的攀比益于健康,益于工作。因为有比较才有进步,有目标才会去努力。但是消极病态的攀比却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有的人会因此而造成情绪障碍,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工作起来无精打采,产生挫败感,从而使自己身心受到巨大的伤害。
要想活得不累就得少点攀比,要想活得不烦就得少点计较,要想过得不苦就得少点懒惰,要想活得不悔就得少点鲁莽。如果你能把做事当锻炼,把忙碌当享受,把挫折当成长,把吃亏当收获,把不幸当噩梦,把成功当往事,那么,你的生活就会感到无比宽慰,无比自在。
有的人,对现在的一些事看不惯,开腔就是当初如何,好像现在都不对,当初才正确,其实不少是偏见,老眼光看问题,跟不上时代步伐,看不到现在美好的东西,还使自己不愉快。
在你没有鞋的时候,你想想还有没有脚的,你就会知足,会感到幸福。看到那些病的、伤的、残的,看到和我们同龄人,有拄着拐棍的,还有坐着轮椅的,他们何尝不想健康的生活,他们最大的心愿可能是和正常人一样活着。
如果能以平和心态看问题,从总体上讲,大多数退休老人的生活条件还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眼前亟需关注的并不是待遇问题,首先应是自身的健康,有了健康身体就有了一切,没有身体健康将会失去一切。老年人要以豁达的心态面对生活,知足常乐,达观快乐,重新确立生活信念,这对自身的健康是大有裨益的。
反之,你好高骛远,永远都不满足。看到比你有钱的你也不平衡,看到比你有才的你也不平衡,那样健康幸福就会远离你的身边,甚至不平衡的心态会夺去你的生命。
自信是内心的光,它照亮了一个人的人生之路。没有自信的人犹如在黑暗中行路,不辨方向,没有目标,随波逐流,活一辈子也只是浑浑噩噩。当然,一个人要真正确立起自己的信仰,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需要独立思考,而且需要相当的阅历和比较。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改变信仰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怪。在我看来,在信仰的问题上,真正重要的是要有真诚的态度。
自信就要真诚,第一就是要认真,既不是无所谓,可有可无,也不是随大流,盲目相信;第二就是要诚实,决不自欺欺人。有了这种真诚的态度,即使你没有找到一种明确的思想形态作为你的信仰,你也可以算作一个有信仰的人了,因为你至少是在信仰着一种有真诚追求的人生境界。事实上,在一个普遍丧失甚至嘲侮信仰的时代,也许惟有在这些真诚的寻求者和迷惘者中才能找到真正有信仰的人呢。
人的自信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有人信仰金钱,它就无端至上,以至于让金钱湮灭了人性,钱固然是好东西,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只是有人在这条道上越走越远了,枉自断送了卿卿性命。有人信仰着上帝或是佛祖,不敢在世间轻留有悖于道德伦理的事,不敢轻吐一句亵渎神灵的言语,相信自己在来世的轮回里可以做一个高贵的人,他们的心灵慢慢的在苦难的生活里被升华了。
人生的路在于敢往前走,在于敢探索自己不曾走过的路,在于敢在摔倒之后爬起来。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不只是悲观和乐观两个态度的问题,而是在这悲观和乐观的背后,是坚定的人生信仰。
乐观的人,看到了花谢,虽然会惋惜,但他知道这是生命的历程,他知道,这花曾经绽放过,虽然凋谢了,但明年它还会再开。而悲观的人,即使看到花开,也会立即想到花谢。同样度过了一天,悲观的人会说:“哎!又少了一天”,而乐观的人会说:“啊!又多了一天!”
一个乐观人的信仰,应该有一个坚定的信心。要使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光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必须砥砺人生,磨励出一颗智慧的头脑和将一切通透的心灵;必须脚踏实地,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走下去。让我们去坚定的相信美好未来吧,这样我们的生活就充满阳光!
做知足常乐的人,应保持一个平衡的心情。容易满足的人、就会每天沉静再快乐之中、欲望的追求少点,攀比的心态少点,知足的心理多点心态平衡点,根据自己的能力去生活吧,不要让别人的生活状况左右了你的心情。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一个贪得无厌的人,既使拥有再多的财富、再高的地位,总是不满足,生活没有幸福感;而知足者,却能在极为简单的物质条件中,得到满足和快乐。
一首歌的词唱得好:知足常乐为福,无欲则怡。德比于高,欲比于低。廉者乐乐,贪者戚戚。智者悟之,不以物役。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就时常是快乐的、达观的,有利于身心健康。相反,贪得无厌,不知满足,就会时时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是痛苦不堪。
其实,每个人认真想一想,我们的生活还是蛮不错的,只不过是我们看到有人比我们生活过得好,心里就不平衡了,就有牢骚和怨言;自己没有本事,就怨天怨地怨,但真正懂得知足的人,却很少有怨言,总是默默地追求着,快乐地生活着。一切行为适中、折衷为宜,不能什么也不追求,也不要过分追求,凡事讲究个“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