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如何区别
(2011-03-20 10:42:56)
标签:
苏叶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感冒清热冲剂随息居饮食谱健康 |
分类: 中医健康 |
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如何区别?
摘要: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
全文: 中医认为感冒一般可分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两大类。这两种感冒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是风热之邪犯表、肺气失和所致。症状表现为发热重、微恶风、头胀痛、有汗、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粘或黄、鼻塞黄涕、口渴喜饮、舌尖边红、苔薄白微黄。治法应以辛凉解表为主。常选用菊花、薄荷、桑叶等。代表方剂为《银翘散》、《桑菊饮》。服成药可选用银翘解毒丸(片)、羚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板兰根冲剂等。如发热较重、咽喉肿痛明显,可以配服双黄连口服液(冲剂)、清热解毒口服液。这些药具有较好的清热解毒作用。患风热感冒要多饮水、饮食宜清淡,可以喝萝卜汤或梨汤。患风热感冒也可以服用验方:薄荷3克、芦根30克、板兰根15克、生甘草6天,每日一剂;或竹叶10克、薄荷3克、杏仁9克、连翘9克,每日一剂。
怎样分辨3种感冒?(风寒,风热,暑湿)
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法应以辛温解表为主。常选用麻黄、荆芥、防风、苏叶等解表散寒药。代表方剂为《葱豉汤》、《荆防败毒散》。服中成药可选用感冒清热冲剂、正柴胡饮冲剂、感冒软胶囊、川芎茶调散、通宣理肺丸等等。服药后可喝些热粥或热汤,微微出汗,以助药力驱散风寒。患风寒感冒也可服用验方:葱白5节、淡豆豉9克、生姜3片,水煎服,日一次;或生姜30克、红糖30克,煎汤分三次服用。
风热感冒
3.绿豆15克捣烂、茶叶10克。水一碗煎沸后再煮十分钟去渣,加糖适量,一次服。
4.乌梅4个、红糖90克。水一碗煮沸,分二次服。
5.梨
<1>鲜梨适量生吃,对风热感冒适用。
<2>梨粥:鸭梨3个切碎,水煎半个小时后去汁与大米适量煮粥,趁热食用。对小儿风热感冒兼咳嗽这尤宜。
参考药方: 金银花15 连翘10 荆芥10 薄荷9 芦根20 黄芩12
[加减]: 高热加青天葵15,水牛角25(先煎),生石膏20(先煎);咳嗽痰热加杏仁12,全瓜蒌15 ,川贝9,鱼腥草15 风热感冒者应忌食下列食品。
桂圆 俗称龙眼肉,性温,味甘,有温补气血的作用,故风热感冒者切忌食之。《本草汇言》中指出:“甘温而润,恐有滞气,肺受风热,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药品化义》亦云:“甘甜助火,若心肺火盛,皆宜忌用。”因此风热犯肺的感冒咳嗽者尤忌。
大枣 性温味甘,能补气养血,但易助痰湿,敛外邪,故风热感冒者忌食之。《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凡温热、暑湿诸病前后,……并忌之。”《本草经疏》亦云:“患痰热者不宜食。”《饮食须知》中还说:大枣“助湿热,患寒热人不可食。”风热感冒之人实为外邪热邪为患,故当忌之。
荔枝 性温,味甘酸。《食疗本草》中指出:“多食则发热。”《本草纲目》也认为:“火病人尤忌之。”故风热感冒发烧者切忌食用。
樱桃 性温味甘,有益气作用。《日用本草》中说:“其性属火,能发虚热喘嗽之疾,小儿尤忌。”《饮食须知》亦云:“味甘涩,性热,有寒热病人不可食。”所谓“寒热病人”,多指感冒风热者,尤忌食用。
狗肉 性温,为温补助阳食物。《本草经疏》中说:“发热动火,生痰发渴,多痰多火者慎勿食之。”风热感冒发热咳嗽痰多之人,自当忌食。
羊肉 为温补性食物,风热感冒之人切勿服食。清·王孟英早有告诫,认为“时感前后均忌”。所谓“时感” 者,即感冒期间,外邪未解,皆不宜补。风热感冒发热之人,法当忌食。
胡椒 性热,味辛。《本草纲目》中指出:“胡椒大辛热,纯阳之物,……辛走气,热助火,此物气味俱厚故也。”《饮食须知》亦云:“胡椒性大热,有实火及热病人食之,动火伤气,阴受其害。”故凡热病,包括风热感冒发烧者,食之益增其疾,切忌食用。
花椒 味辛性温,风寒感冒固宜,但风热感冒之人,切忌食之。《本草经疏》中说:“肺胃素有火热,或咳嗽生痰,……咸不宜用。咳逆非风寒外邪壅塞者不宜用。”所以,风热感冒发烧咳嗽者食之,无异于火上加油,助其风热火邪,促使发烧咳嗽更剧,自当忌食。
砂仁 为辛热调味食料,能开胃行气。《本草经疏》中指出:“砂仁本非肺经之药,若咳嗽多缘肺热,此药即不应用矣。”外感风热,邪热犯肺,发烧咳嗽者,亦当忌食。
丁香 为常用药食兼用之品,性温味辛,有温中行气的作用。《本草经疏》中说:“一切有火热证者忌之,非属虚寒,概勿施用。”风热感冒者不属虚寒,而为热证,理当忌食。
鸡蛋 性味甘平,乃补虚之物,凡感冒期间,皆不宜补。《随息居饮食谱》中即有“诸外感,皆不可食”的告诫。所以,无论风热感冒或是风寒感冒之际,皆当忌之。
海参 性温味咸,能滋阴益精养血。《本草求原》中还说它“润五脏”。但感冒期间,外邪未解,皆不宜补。所以清代食否医王孟英就有告诫:“诲参,……客邪未尽者,均不可食。”无论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期间,皆当忌之。
鸡肉 甘温补益之物,感冒期间忌食补品,以防闭门留寇。《医林纂要》中曾说:鸡肉“肥腻壅滞,有外邪者皆忌食之。”《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凡时感前后,……皆忌之。”
甲鱼 甘润滋腻,有敛邪之弊,多食易加重上呼吸道感染者的病情,可使表邪不易疏解,感冒难以治疗,咳痰不易清除。凡感冒期间,无论风寒或是风热感冒之人,皆不宜吃。正如《随息居饮食谱》中所言:“时邪未净者,切忌之。”
此外,风热外感者还应忌吃生姜、肉桂、辣椒、荜拨、食茱萸、荜澄茄、大茴香、小茴香、鹅肉、羊肉、牛肉、阿胶、人参、黄芪、胎盘等。
(风寒感冒)[症状]
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疼,鼻塞声重,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风寒感冒食疗方
生姜红糖茶:生姜1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之。
葱白粥:糯米30克,生姜2片,捣烂,入连须葱1节,加米醋1毫升,趁热饮。
紫苏粥:白米25克,常法煮粥,粥熟放苏叶5克。
参考药方: 麻黄4 桂枝10 紫苏10 荆芥10 姜活9 防风10
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用药主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