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食用海鲜
(2010-10-24 13:56:45)
标签:
宋体
海产品
寄生虫
代谢性疾病
必需氨基酸
健康
|
分类:
食物营养
|
如何食用海鲜
|
海鱼:吃前一定要洗净,去净鳞、腮及内脏,无鳞鱼可用刀舌去表皮上的污胺部分,因为这些部位往往是海鱼中污染成分的聚集地。
贝类:煮食前,应用清水将外壳洗擦干净,并浸养在清水中7一8小时,这样,贝类体内的泥、沙及其他脏东西就会吐出来。 虾蟹:清洗并挑去虾线等脏物,或用盐渍法,即用饱和盐水浸泡数小时后晾晒,食前用清水浸泡清洗后烹制。
鲜海蜇:新鲜的海蜇含水多,皮体较厚,还含有毒素,需用食盐加明矾盐渍3次,使鲜海蜇脱水3次,才能让毒素随水排尽。经以上处理后可食用,或者清洗干净,用醋浸15分钟,然后热水焯(沸水中焯数分钟)。
干货:海鲜产品在干制的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致癌物,食用虾米、虾皮、鱼干前最好用水煮15—20分钟再捞出烹调食用,将汤倒掉不喝。
最佳做法
高温加热?
细菌大都很怕加热,所以烹制海鲜,一般用急火馏炒几分钟即可安全,螃蟹、贝类等有硬壳的,则必须加热彻底,一般需煮、蒸30分钟才可食(加热温度至少100℃)。??? 与姜、醋、蒜同食:海产品性味寒凉,姜性热,与海产
品同食可中和寒性,以防身体不适。而生蒜、食醋本身有着很好的杀菌作用,对于海产品中的一些残留的有害细菌也起到了一定杀除作用。
酥制:将鱼做成酥鱼后,鱼骨、鱼刺就变得酥软可口连骨带肉一起吃,不仅味道鲜美,还可提供多种必需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及矿物质等,特别是鱼骨中的钙是其他食品所不能及的。
不当制法
生吃:生鲜海产中往往含有细菌和毒素,生吃易造成食物中毒,而且海鱼中含有较多的组氨酸,鲜食还极易导致过敏。
熏烤:熏烤的温度往往达不到海鲜杀菌的要求,而且只是将表面的细菌杀死,中心部分是存在虫卵。
涮食:为求材料鲜嫩,火锅涮食时间极短,而半生不熟的海产品中,寄生的虫卵不能被杀死,食用后被感
染的几率高。
腌渍:用糟卤、酱油、烧酒等腌制或炝制海鲜,不具备杀灭海鲜中细菌的功能,即使腌制24小时后仍有部分虫卵存活,这样制法的海鲜几乎等同于生吃,对健康不利。
秋季正是螃蟹等海鲜产品大量上市的时节。海鲜食品因其肉鲜味香,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但是用海鲜要讲科学性,若食之过度或与其他食物或药物同食,则对身体有害。由此建议:美味海鲜、科学食用、呵护健康。
海鲜富含蛋白质、无机盐、维生素的多种营养物质,它比畜肉易于消化吸收不仅是人类强身健体的重要食品原料,还具有特殊的医疗作用的药用原料。但是在饱享海鲜美味的同时,为了健康,还是应该注意讲科学,既吃得有开心、吃得放心。
心脏病人宜吃海鲜
海鲜由于含有大量的优质蛋白,对改善人体胆固醇比例有重要的作用。常吃鱼、虾、蟹等可以增加体内优质胆固醇的比例,对保护心血管有积极意义。
忧郁症患者宜吃海鲜
对忧郁症患者而言,海鲜中所含的脂肪量低,微量元素锌的含量高,能够改善心情。海鲜中抑制好心情的复合胺的比例比肉类少得多,对防止秋季忧郁症有很好的效果。
吃海鲜宜熟食
在各种鲜活的海鲜体内,潜藏着多种多样的致病细菌和寄生虫,食用后有可能引起致命的感染及患有食源性寄生虫病。必须用烧熟、烧透的办法来杀菌。品尝生猛海鲜,是时下的美食时尚。但应知,生食鱼虾对健康并不利。各种活、鲜的鱼虾蟹贝体内,往往浅藏着各种用肉眼很难发现的致病菌和寄生虫。
据调查,一般鱼虾离开水体2-3小时后,就会受到副溶血性孤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致病菌的感染,常发生细菌腐蚀,并产生胺类化合物。
寄生虫污染水产品,对人体危害更为严重。据分析,几乎各类鱼虾蟹贝都有其特定的寄生虫潜藏。如黑鱼、鳗鱼、鳝鱼等肉食性鱼类,通常都有棘颚口腺虫隐藏;鲑鱼、鲈鱼等多有大殖门条虫及异吸虫的包膜蚴虫寄生;黄鱼、带鱼、鲐鱼等百余种海产品,腹腔及肌肉常见到异尖属线虫;梭鱼、环带狮鱼及牡蛎类软体动物,都会受到鞭毛虫毒素的污染,吃了半生不熟的受了污染的鱼虾的人往往出现胃肠不适,感觉迟钝、神经衰弱、血压过低等中毒症状。
虾、蟹用盐渍、酒醉后生食也难得安全。已知湿小虾体内往往有各种吸虫的被膜蚴寄生,而蟹(海蟹、溪蟹、蟛蜞)体内多有肺吸生虫囊蚴。试验表明,在10%浓度的盐溶液种,囊幼可存活43小时;在14度的黄酒种可存活18小时。可见用短时间盐渍和酒醉的方法,不能杀死肺吸虫囊蚴。
采用低温冷冻可否达到杀死细菌和寄生虫的目的呢?一般来说,绝大部分细菌的生长繁殖,一旦恢复到常温,它们会继续生长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另外,需提起注意的是,因寄生吸虫包囊的适应性很强,用蒜泥、酱油、醋、盐凉拌或酒醉及盐腌均不能全部杀死海鲜体内的产生吸虫,必须当心虫卵潜入人体的可能。因此,鱼虾蟹贝还是热食为好。所以,提醒大家抛弃“生吃螃蟹活吃虾”的传统方法。
如果实在要生吃海鲜宜加醋。就是在食用生鱼片等生猛海鲜时,加一些浓度为1%的食醋,5分钟以后再吃,这样可以杀菌,也可以减少中毒的危险。 食用海鲜宜适量
由于不少海鲜含汞量较高,进食过多海鲜可能导致体内过量,会危害胎儿和儿童大脑发育。对孕妇和儿童而言,尤其要注意适量。
患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忌吃海鲜
患有代谢性疾病如痛风的患者不宜多吃海鲜。海鲜食品富含嘌呤,可造成人体代谢紊乱,或使原有的代谢疾病加重。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发物”忌口。
喝啤酒忌吃海鲜
海参、海鱼、海菜等海产品含有较多的尿酸,食用海鲜时饮用大量啤酒会使尿酸过多地沉积在关节或软组织中,从而引发痛风。严重者甚至还会引起肾结石和尿毒症。因此,人们在喝啤酒时不应用海鲜做下酒菜。
海鲜忌与某些水果同食
鱼虾含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果与柿子、葡萄、石榴、山楂、青果等水果同吃,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水果的某些化学成分如与海鲜中的钙质结合形成不容易消化的物质,刺激胃肠道,引起腹痛、恶心、呕吐。食用间隔时间至少2个小时。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