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杂谈“爱和自由”

(2013-02-19 11:17:04)
标签:

海岚

教育

教育视点

育儿

分类: 加拿大美国儿童教育


杂谈爱和自由


海岚


非常高兴看到在最近的一期国内的一本家庭教育杂志上就给孩子"爱和自由"这句口号下容易给家庭教育引入的教育误区进行分析的一篇文章,能够把这个口号下容易出现的误区拿出来讨论,让我有种长舒了一口气的舒心。


我很早就有这样的期待了,就是希望中国的儿童教育领域和其他任何社会科学领域,大家都能够把一个问题拿出来进行公正科学多角度的讨论。“爱和自由”这个口号的原始出处,我缺少考证,不能系统评说,但在很多妈妈博友的博客或者微博里看到年轻一代的妈妈非常崇尚这个,认为这是西方儿童教育的精髓,以我在中国和加拿大美国相关的东西方系统儿童教育理论的学习和加拿大幼儿园6年幼儿教师的工作经验,对于这样以爱的名义对西方儿童教育的曲解我非常着急。


西方儿童教育是提倡爱,这个爱也的确是无条件的。这个无条件的爱说的是无论孩子如何,听话还是不听话,健康还是残疾,漂亮还是不漂亮等等,成人都全力爱孩子。偶尔听到国内的幼儿老师在孩子面前去评论孩子的相貌,如果以此为取向来决定自己是否喜欢哪个孩子,就更不专业了,我挺难过的。孩子幼小的时候成人不给孩子一个宽容接纳的大度,那孩子们长大了,我们如何希望他们能建设一个宽容厚爱的社会?当这个爱和自由相提的时候,也绝对不是说凡事任由孩子,没有原则。


以前我写过的几篇关于孩子抢玩具行为的指导的博文的时候,通过交流我就发现有很多妈妈就认为当孩子发生争执的时候,交给孩子,由孩子自己解决就是让孩子自己做主,给孩子自由,培养独立性了。这样的不作为,失去了多少对孩子社会行为培养的Teachable Moment呀(详见我以前的博文《亲子教育中如何扑捉最佳的关键瞬间(Teachable Moment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bf17750100r3sb.html


更为严重的是,在这样的不作为的理念指导下,根本就是不知道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孩子的前社会行为培养,性格塑造,情绪情感培养等诸多非智力因素培养中成人必须有的责任和科学介入的方法,如果真是放任孩子就是西方儿童教育的精髓,美国加拿大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大学教育系还分出那么多专业天天研究个啥?莫非这些专家学者的脑袋都被门掩了?


美国家庭教育实践家Jane Nelsan讲解她的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 体系的一个简短视频一开始有这样一段话:‘很多家长认为不惩罚孩子就是任由孩子(Permissive),任由孩子再也不比惩罚孩子会对孩子健康成长有利了。’请大家深思!


 

Jane提到的Permissive, 查汉英字典有自由的,宽容的,娇宠的意思。

 

国内好多家长对Jane的指导并不陌生,所以我特意在微博里问了一下,一位博友告诉我Jane的一本书中译本里把这个词翻译成“骄纵”,如果是英语专业的人把这个词翻译成骄纵或者自由啥的没有问题,但这个词经由Jane的口中说出,从她的专业角度到底代表的是什么呢?


Permissive 其实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Diana Baumrind概括出的西方父母家庭教育的一种典型方式。这种家庭教育类型的外在表现是:

*孩子的行为几乎没有什么规则或标准;

*有规则的时候,几乎没有延续性;

*这样的家长非常爱自己的孩子;

*经常看起来象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家长;

*会使用“贿赂”手段,比如玩具,礼物或者好吃的作为来让孩子听话(做出自己期待行为)的方法。

 


在这样的家庭教育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会有这样的表现(症状):

*缺少自我约束力;

*有的时候在社交能力上表现得差;

*也许会沉湎自我或者自我苛求

*也许在缺少导引和约束的情况下会有不安全感。

如果你理解的给孩子爱和自由,就是这种permissive式的家庭教育类型,那么产生各种误区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中国和世界的接轨,新一代的家长非常渴望了解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试图汲取其中的营养,这都无可厚非。问题是取经要取真经呀!到西方逛一圈,叨点儿东西就宣称这就是西方教育了。刚刚送走一个在这里生活了将近一年的国内来的访问学者,她把女儿也带来在美国学习了一年,她当时从国内带来一些据说国内非常推崇的介绍美国教育的各路书都给我了,我拿回来一看,天呀!封面上有的说什么足不出户,也能和美国中小学生同步学英语!什么3年还是几个月的就能让孩子掌握英语啥的,我晕!如果是这样,孙悟空为什么不一个筋斗摸个经回去就说是西天来的真经呢?扯远了,回头就这一现象单独写一篇博文罢。


关于如何判断孩子行为合理性的话题上,在了解孩子普遍发展规律和个体特点相结合的时候,很多时候对于小孩子的行为我们一时无法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否合理,我们当老师的对孩子的行为的合理性的界定有一个简单的标准:


*是否在或者有可能伤害自己;


*是否在或者有可能伤害别人;


*是否在或者有可能破坏公物或环境。

 

这里的伤害包括身体的和情感的,比如,抢玩具就是伤害别的小孩子的情感的行为,就是不合理的,需要制止和引导的。我想这3点对年轻的妈妈爸爸是有参考价值的。


一位妈妈博友让我给推荐一本儿童行为指导这方面的书。其实就儿童行为的导引,西方教育中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很多不同流派做法。 我当时这门课的教科书Guidance of Young Children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的作者Marian Marion认为成人对孩子要有现实的期望,她非常强调要明白儿童发展,用符合DAP(我微博里介绍过,Development Appropriate Practice,就是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实践)的教育方法,以评判思维来做合理的导引判断和采取合适的方法,导引孩子的日常规律生活和每天活动中的过渡阶段等等,她的著述虽然是说儿童行为导引的,但涵盖了早期儿童教育中很多其他课程的知识,对于家长还是比较难掌握的。这本书如果用来作为国内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行为指导这样一个科目的教科书倒是不错,如果有这个意向的出版社可以联系我喲,我如果有时间非常愿意给翻译和牵线搭桥甚至在翻译的基础上加一些补充说明啥的,因为很多时候,单纯翻译的过程中有很多东西会流失,我前面说的仅permissive这样一个词不就是一个例子吗?真心希望国内的幼儿教师掌握一些非常实用的科学的引导孩子行为的理论和方法,而不是仅仅有一些能说几句英语,会唱歌跳舞的具体技能或者靠呵斥恐吓孩子来进行孩子日常教学和生活的管理手段。

http://s8/mw690/6ebf1775g05c7365cc757&690

对于家长,我觉得Jane 自己或者和别人合作著写的Positive Discipline 系列是比较实用的,我还没有具体读这些书,但Jane  在美国教育专业数据库里面的调研文章里关于美国学校课堂学生行为约束的各家学派介绍中专门有介绍,可见其专业水准。她是把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Rudolph的儿童行为引导的理论概念加以具体化,成功地应用到不仅仅是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的领域里而创设了正面管教(Positive Discipline)系列。她本人是美国犹太州和加利福尼亚州持有专业牌照的婚姻,家庭和儿童顾问,所以我有信心给和这位博友家长一样的想科学地培育孩子,不是盲听盲从有思想的家长介绍一下她的一些书,有时间可以看看!

第一本是针对婴幼儿的

Positive Discipline: The First Three Years: From Infant to Toddler--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Raising a Capable, Confident Child (Positive Discipline Library) [Paperback]

http://s4/mw690/6ebf1775gd60b8c235f63&690



第二本,是以面临各种问题或者情景的解决办法为线索的:Positive Discipline A-Z: 1001 Solutions to Everyday Parenting Problems (Positive Discipline Library

http://s12/mw690/6ebf1775gd60b8dbb87ab&690

 

第三本,是以学龄前儿童,即3-5岁的孩子为对象的:Positive Discipline for Preschoolers: For Their Early Years--Raising Children Who are Responsible, Respectful, and Resourceful

 

http://s3/mw690/6ebf1775gd60b901d2812&690

 

我在微博里看到过我的博友年妈好像致力于这个理念的应用,好像还有培训,对这个感兴趣的家长可以自己问问她。我没有读过这些书,所以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

 

最后我就提醒大家一下:不是真经的“经”不要盲从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