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健康
(2014-01-24 16:09:38)
标签:
手术文化 |
分类: 享受生活 |
生命是一段旅程。时而可赏风景之绚丽、时而可赏情意之浓薄,时而可赏工作之卓淡,时而可赏思考之清简。可到身体不适,那一切就忽的远去了,唯存的仅是对健康身体自在随动的向往。
麻醉水准高超让手术本身不令人恐惧。只眨眼之间,仿佛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剩下的都是手术的周边影响了。
腹腔镜真是微创,3个1公分的小口,遗留问题造成的3个多小时的精心切、割、缝,该取的就都取走了。只是那些为了撑开腹腔,方便大夫能够手术所打入的二氧化碳气体让人数日间都会清晰的体会到他们的曾经。
那气体会充斥在肠胃周边。原本以为是浣肠后的数日饥饿带来的疼痛,喝了米汤才发现窜动的气体才是真凶。饥饿下的一口米汤,换来的居然是顶满的无隙下咽。唯有通过虚弱、饥饿与胀满中的走动,气才小消,那医生护士虽也曾频频教诲,却只有在喝下那米汤时方知真言可贵。
那气体会在后背与肩膀的骨间窜动。靠在床上,气体似会钻进肩骨缝、背肌隙中,如针刺动;侧躺转身,那气垫也随架在身体上边,硬硬咕隆一股、形成一片,不是伤口,亦如伤口。慢走对肩、背的气体吸收用途似乎不大,倒是身体略好后转转肩,扭扭臂,去气去痛的效果更加来得立竿见影。
腰的酸痛似乎是手术时间长造成的。麻药过去,刀口疼痛不大,但3个小时一个姿势,数10个小时的肌肉酸痛就是正常。夜半醒来,点滴依然,刀口、引流、腰肌、腹中气、肩背气,让翻身都是个不容易的事情,慢慢的移动着,想着日常的矫健,真怕那日子一去不复返。还好,一日更比一日强。
4个小时的麻醉,最受影响的似乎是肠胃了。先是浣肠搞得腹中无存粮,之后的恢复也是缓慢得很。从气顶着的胀腹,到进多少排多少、进几次排几次,终于明白为什么术后要用流食、半流食,好消化食物了。哪里有什么消化、吸收力呀。接近10天下来,尚未感到完全正常,也算是手术附带出的意外影响。
体力还是吃出来的。中度贫血时尚可立在海拔2000米的讲台上,激情3小时授课的人,也会面对10米的走廊,感觉无力、无胆量、无勇气前行,那种对数米距离行走的恐惧,在那一刹那,撞击到心地脆弱的一丝神经,是对身体的不信任?是对年龄的不信任?希望只是对腹中空洞的不信任。
寒冷真是需要病体远离的。医院的温暖似乎让人忘记了寒冷。出院时电梯间2分钟的等待,户外大风钻进了医院,也钻进了我的身体,车上的暖风都难以把那寒气捂出。指尖变得如此敏感,冷暖不是在皮肤,而是直达骨中。温暖的阳光、温暖的水、温暖的家具,温暖着肌肤,温暖着身体,让寒冷只是那窗外枝叶的摇摆。
从数次醒来、难以入睡,到一觉天亮;从在床上的缓慢移动,到室内的搀扶移动,到屋中的自由走动;从流食到普食,到逐渐的美食;从无名的疼痛到自在的简单活动。当风不再刺骨、水变得温暖,当食物不再积存在胃中、口中享受起各种味道,当动作不再缓慢、身体不再淋淋,生命的旅程会重新走入享受,享受生命中遇到的一切的美好。放下自我,放弃贪婪,没有自我的扩张与衍存,在生活中无视那些贪婪和利用,做自己、体验自己,让生命享受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