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是个好同志,但还可以更好
(2010-11-13 22:16:23)
标签:
财经股票基金基民基金公司上证综指杂谈 |
分类: 投资理财 |
回看过去的的数据,股票基金的投资业绩简直可以称作是“恶贯满盈”。
2007年的那波大牛市,上证综指涨了100.2%、沪深300涨了119%,然而股票基金只涨了99.2%。
基民“上贡”了那么多的申购、赎回以及管理费。养着一帮坐在最高级的写字楼中,薪水过百万的基金经理。结果还比不过大盘涨幅。结论:基金集体集体该杀
看完2007年牛市再看2008年的那波熊市,基民依然是个“杯具”,股票基金整体亏损达到58.9%,尽管比大盘指数少亏了十几个百分点,但还是亏了基民一半以上的钱,请问基金公司老总们,你亏了基民一半以上的钱还敢号称自己是专业投资结构,还有脸继续收取基民的管理费么?结论:基金该“杀”
人,孰能无过,让宽容的基民再给基金公司一个机会,此后数据再次发现,股票基金的此后的一波行情中又输给了大盘指数。在2008年11月4日至2009年7月28日,股票基金以93.8%的投资收益大幅输给了沪深300指数130.7%的收益。结论三:基金又该“杀”
失望啊,历史再次证明,在最近的一波下跌中,股票基金又一次没有规避下跌,投资者再次亏损9.9%,仅仅比大盘指数少亏了2个百分点。然而管理费依然是基民买单。结论:基金又又该“杀”。
数字这个东西,往往眼见不能为实。2007年3月至2009年9月的2波涨跌中,统计数据四次证明股票基金完全是一个买之有何用的东西。然而整个时间段内,神奇的数字出现了,股票基金以43.1%的投资收益率远远超过了上证综指0.4%的涨幅。
最终结论,股票基金完胜。
每一波涨跌都证明股票基金该被“杀”。为何在时间段放到足够长的时候,股票基金就“神奇”了起来?一句股市术语或许可以解释一部分原因,“下跌50%需要上涨100%才能回本”这是数字的奇妙。
数据与客户的反应可以说明几个问题:
1.
2.
3.
可以想见,客户在如此的感知之下的投资行为。涨的后期买指数,买个天价;跌时不行为,最终一方面没有获得市场回报,更没有获得主动基金带来的超过市场的回报。也构成基金业绩良好,投资人整体收益却不佳,毕竟,基金行业的整体回报不是单是由基金公司决定的,是由市场、基金公司与投资人共同的决定构成的。如果基民总是在上涨后期,购买上涨时飞快的指数,即便基金公司长期超越市场很多,基民的获利是难以理想的。
由此看来,对于基金从业人员而言,不止要让产品表现优异,战胜市场。可能更重要的部分,是要帮助客户建立合理的认知,帮助客户摆脱短期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正确地认识事物,而不是让感知去引导决策;同时,还应当提供大概率的获取比基金产品本身更好回报的方法,并协助客户实施;最后还要提供软性服务,让基民在不确定市场下的投资中,有更好的感受。
为此,摩根士丹利华鑫公司推出了“心灵基汤”系列活动,帮助投资者了解投资“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对基金投资的影响,并提供有效的投资方法,帮助客户更大概率的克服情绪决策,获得更好回报。
“七情”引发冲动,冲动是收益的魔鬼。投资者通过对投资“七情”的了解,对投资七情对投资者感知与决策影响的了解,了解基金投资的真实过程;同时按照一定的投资纪律和方法,如定期检查自己的产品状况和投资组合,可以实现投资组合和投资收益的最优化,避免出现因情绪投资导致的非理性决策。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将伴随一生,在需要财富的同时,更需要身心平衡,何况身心平衡会带来更理性的决策与更好的财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