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莆仙戏梅花第一人——王少媛

(2011-09-03 03:05:37)
标签:

文化

分类: 人物撷英

               仙戏梅花第一人——王少

              http://s7/middle/6e92f6dexabfa1fb7a306&690

王少媛,1964年出生,仙游县鲤城镇人,原籍盖尾镇,国家一级演员。1978年由盖尾民间职业剧团招进鲤声剧团。其时剧团艺术人才济济,行当齐全。非正规科班出身的她,有一种自卑感,在充当丫头、女兵等跑龙套角色的空隙,毫无怨言地拉大幕、搬布景。鉴于她音质不错,每逢规格较高的演出,都分配她去后台帮唱。她则分外欣喜,唱得十分投入。自己认为唱不好时,还主动向领导道歉。于是就有了《李铁拐》中扮演李妹(小旦)的机会,虽演得稚嫩些,但也挑不出大毛病。 
  随着时间的推移,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使某些演员不安于舞台生涯,临时找人顶替角色的事时有发生。凡是女角,不管何种行当,她都自告奋勇上台。1983年,省青年演员演唱比赛,她主动提出唱《魂断鳌头》主角陈玉娥,这个角色原是许秀莺扮演的,临时匆匆为她排练,获得了铜牌奖。这得力于她平时留心去观察、领悟别人演的角色,并在背地一一自学到手。她的这种敬业精神和自我推销术感动了大家。师傅朱石凤决定收她为入室弟子,无保留地传艺给她。1984年,莆田市首届戏剧节,她在《晋宫寒月》中扮演骊姬获得巨大成功。在第二天的音乐演唱会上,她的演唱更倾倒北京和省内外的专家。
  从此,她成为剧团的顶梁柱,也成为最受观众欢迎和喜欢的演员。不管为乡下草台或城镇剧院,不论是一般上演剧目或省、市会演剧目,她都一丝不苟,创造好每一个角色,演好每一场戏。在《长街轶事》、《要离与庆忌》、《目连》、《戏巫记》、《乾佑山天书》等戏中担纲主演,且不论闺门、青衣、花旦、小旦、老旦、泼旦统通扮演。 
  她扮演的骊姬(青衣兼泼旦),通过唱腔把她激情似火压抑难伸,满腹委屈、无穷怨恨、反复无常,狠毒且工于心计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获得省优秀演员奖;她扮演的刘四真(老旦),形象憎恶、暴戾,动作粗犷、夸张,唱腔高亢、凄厉,《花园诅咒》一场,把刘四真垂死挣扎之态,唱得恐怖生动,赢得该年度福建省召开的《国际南戏、目连戏学术研讨会》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她扮演寇准侍妾倩桃(闺门旦),轻盈婀娜、柔情似水,她的唱腔典雅蕴籍、清新绵远,余韵袅袅,似甘泉沁入心脾,赢得观众热烈的赞赏,被评为省会演优秀演员奖。《叶里娘》一剧中她扮演的叶里娘(青衣),全剧七场戏,演出二个多小时,几乎由她一个唱到底(只有一场戏未出台),其中不只有许多极繁难唱段,还有许多高难度的演技,她居然轻轻松松地演好,在京演出时,专家们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换一个演员,换一个剧种,就将无法演出。她获得全省会演唯一的最佳女演员奖。 
  她有一副金嗓子,更有一股犟劲。排练场上,每个表情动作总是认真推敲,反复排练,唱不到位不算数,演不到家不罢休。她虚心向专家求教演唱方法,1987年聘请厦门大学声乐系寿龄副教授来团教唱,她学得认真,唱得好。平时,总是留心中外歌唱家的演唱,收音机、耳机不离身。把他们的演唱技艺和方法,吸收溶化到自己所唱的莆仙戏唱段中去。这使她的唱腔不但具有地方特色,而且有一种时代气息,一种特殊韵味。由于她全力拼搏,获得我国演员的最高奖项“梅花奖”,成为莆仙戏梅花奖第一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