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策咨询
武汉国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600421),主要从事生物保健食品和药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于2004年6月在上交所上市,控股股东为武汉新一代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仰帆投资(上海)有限公司,最终控制人为自然人钱汉新和滕国祥。
数据显示,公司四年来收入急剧下降,亏损严重,2010年仅实现营业收入0.14亿元,同比下降24.58%,同期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0.16亿元,续亏。2010年,受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计划无进展,经营状况未改善,业务处于停滞状态,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其历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变化情况及通过英策财务模型对其2011年业绩进行的预测,如下列二图所示:


(注:英策咨询《中国上市公司数据库》中的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各年年报,本着忠实原始数据的原则,未因事后合并范围或会计准则变动而对数据进行调整,可能与交易系统中数据产生一些差异,特此说明,后同。)
毛利方面,数据显示生物制药行业1996-2010年的行业平均毛利率在25%-35%之间,而公司毛利率指标则一直下降,近三年虽有所回升,2010年达到17.23%,但与28.61%的同期行业平均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表明公司产品不具成本优势。其历年毛利率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营业费用控制方面,数据显示,生物制药行业平均营业费用率在1998—2010年间维持在15%左右,而公司该指标整体呈下降趋势,近三年大致维持在4%左右,2010年为4.39%,同期行业平均水平为11.77%。其历年营业费用率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管理费用控制方面,数据显示,公司管理费用率自2007年以来一直处于极不合理的高水平,主要是由于营业收入过低所致。2010年,公司管理费用率为59.39%,其历年管理费用率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财务费用控制方面,数据显示,公司财务费用率自2007年后大幅高于行业平均值,2010年为57.12%,同期行业平均值为0.98%,表明公司债务负担沉重,其历年财务费用率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对外投资方面,数据显示,长期以来公司财力不支,几乎没有任何对外投资。
营业外收支方面,数据显示,除个别情况外,公司历年鲜有营业外收入,在大多数年份营业外收支净额占利润总额比重为零。
销售利润率方面,数据显示,在较低毛利率和高期间费用率影响下,即便在盈利年份,公司销售利润率也大幅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0年因亏损导致销售利润率为负值,同期行业平均销售利润率水平为10.63%。
资本结构方面,数据显示,沪深两市生物制药行业上市公司在1998-2010年间的平均资产负债率水平处于45%-55%之间,而公司资产负债率指标自2007年开始达到100%,随后一路攀升,2010年该指标高达342%,现实公司早已严重资不抵债,理论上处于破产状态。同期,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4.61%。其历年资产负债率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存货周转方面,数据显示,近八年来生物制药行业平均存货周转率一直维持在每年4次左右,而由于业务萎缩,库存减少,公司存货周转率近三年来维持较高水平,2010年为9.57次,同期行业平均水平3.77次。其历年存货周转率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资本回报方面,数据显示,由于公司早处于负净资产状态,净资产收益率对其已失去意义。作为参考,2010年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生物制药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3.28%。
流动性方面,数据显示,公司流动比率自2007年后几乎为零,2010年为1.77%,同期行业平均水平为172.99%,这说明公司已经几乎没有流动资产,无法支付到期短期债务。其历年流动比率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从公司目前主业来看,其原本的“高校+药品生产+零售连锁”概念具有一定特色,在药品生产方面,公司拥有两个生产基地,产品文号有100多种,其中活血通脉胶囊、骨刺宁胶囊、参麝活络丸和艾欣等一批产品具有一定技术特色和市场潜力;在药品零售连锁方面,从公开信息看,公司正在从零售模式向以大额批发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公司的科研优势及与武大、复旦和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未得到有效发挥,公司业务从2007年起剧烈下滑,短期内很难恢复2006年以前的状态。
据一季报披露,公司2011年前三个月仅实现营业收入0.03亿元,同比下降22.09%,实现净利润-0.02亿元,同比下降13.70%;毛利率为17.41%,同比上年同期16.37%增长1.05个百分点。
8月3日,ST国药发布公告称,董事会考虑到受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和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决定撤回酝酿两年之久的重大资产出售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暨关联交易,终止了上海凯迪地产借壳ST国药上市一事,这已是ST国药第四次售壳重组失败。公开信息显示,实际控制人仰帆投资对ST国药的重组计划分两步进行,即“卖壳”+“重组”,市场及投资者期待仰帆投资动用旗下优质资产对ST国药进行新的重组。
使用英策咨询上市公司财务模型对ST国药2011年全年业绩进行的预测显示,在不考虑任何重组效果的前提下,公司2011年全年主营业务收入为0.13亿元,同比下降6.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0.06亿元,继续亏损。按公司目前发行股数19,560万股计算,预计2011年其全年每股收益为-0.03元(2010年EPS为-0.08元),年末每股净资产为-0.93元(2010年为-0.90元)。
8月5日,公司股价报收6.30元,跌幅2.33%。英策估值网采用五种评估方法均无法计算出公司的价值,估值均为负数,无意义。
技术面看,自6月初以来,股价受重组憧憬整体呈震荡上行形态,公司8月3日重组失败的公告,也未能阻止股价当日走高,直至8月5日受欧美债务危机导致外围股市大跌影响,始出现跳空低开和量能减少,但仍以红线报收,尚未跌穿上升通道下线。鉴于公司主业虚弱、重组失败、连续亏损和严重资不抵债的现实,对其投资的风险极高。

以上内容,不构成任何买卖建议,仅供参考。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英策咨询研究员 顾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