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译赵孟頫《纨扇赋》

(2020-09-05 01:43:33)
标签:

用舍有时

出处有宜

俟时行藏

分类: 杂文-小说-散文
原文:
      炎暑时至,阳乌怒飞。金石为流,白汗沾衣。候吹纤条,延爽南扉。玉枕徒设,桃笙安施?旁皇踯躅,不知所为。于是裂轻纨兮似雪,制圆扇兮如月。
      光摇怀袖,凉生毛发。起遐想于青萍,引青颸(读 si一声)于天末。萧然襟带,凄其絺(读 chi一声)葛。醒人肌骨,袢歊(读 fan二声 xiao一声)如脱。须臾或离,中肠为热。
注释:
1、阳乌:指太阳。古代神话传说在太阳里有“三足乌”。
2、金石:钟鼎碑碣之属。为:介词。表被动,相当于“被”。
3、候吹纤条:候:时节,节候。纤条:纤细的枝条。
4、延爽南扉:延:延长。爽:凉爽。扉:门。
5、玉枕徒设:徒设:虚设。设:设置。
6、桃笙安施:桃笙:桃枝竹编的竹席。安:疑问副词,表示反问,跟“怎么” “哪里”相同。施:设置,安放。
7、旁皇踯躅:旁皇:同“彷徨”,内心不安而徘徊不定貌。踯躅:徘徊不前貌。
8、于是裂轻纨兮似雪:定语后置句式。于是:从结构上看,介词于(在,从)加上代词是(此,这)的介宾词组,在这里表示原因。译为“因为这个” “在这种情况下”。裂:动词。剪,裁。轻纨:细绢。
9、制圆扇兮如月:定语后置句式。正常顺序应该是“制如月圆扇”。
10、怀袖:胸口和袖口,犹言身边。这里指随身携带。
11、起遐想于青萍:定语后置句式。起:产生。“于”与“青萍”构成介宾短语放在句末,构成定语后置。
12、引青颸于天末:状语后置句式。引:招来。青颸:清风。天末:天边,天尽头。
13、萧然襟带:萧然:潇洒悠闲。襟带:衣襟和腰带,比喻切于实用,不可暂离之物。
14、凄其絺葛:凄其:寒凉貌。絺葛:细葛布做的衣服。
15、袢歊如脱:袢:夏天穿的白色内衣。歊:热气。
16、须臾或离:或:连词,表假设,犹“倘若” “假使”。

译文:
   炎热的夏天到了,太阳在天空奋飞。钟鼎都要被烤化了,汗水湿透了衣裳。熏风吹拂着纤细的枝条,关上门稍微凉爽一会儿。玉枕(等于)虚设,竹席哪里还有用场。(热得)内心不安,徘徊彷徨,不知该如何是好。在这种情况下剪裁雪一样洁白的细绢,做一柄像明月一样的圆扇。
   随身带着纨扇,摇起来闪着白光,(浑身的)毛孔都生出凉气。使人产生跟青萍有关的种种遐想,(觉得)清风是从天边招来的。(手执纨扇)潇洒悠闲又切于实用,葛布衣服清凉干爽。消除热气肌肤骨节倍觉舒坦,内衣的热气散尽,就像脱掉了一样。倘若离开(纨扇)一会儿,心里又变成燥热难耐。

原文:
   殆造物者欲解民之愠,假(jia三声)人力以为之。不然,岂天时之可夺也!复有题诗欣赏,因书奇绝。
   障轻尘以寄恨,扬仁风而言别。或画乘鸞之女,或误成蝇之笔。白羽褵褷而自愧。蒲葵比方而知劣。及乎商气应,厥民夷。玉露降兮百草,金风生兮桂枝。

注释:
1、殆:几乎,差不多。愠:含怒,怨恨。
2、假人力以为之:假:借用。以为:以之为的省略形式,“把它作为”。之:代词,指民愠。
3、岂天时之可夺也:岂:难道。天时:自然界运行的时序。之:施行。夺:改变。
4、障:用作遮蔽,防卫的东西。恨:古文的恨指遗憾。
5、仁风:指扇子。典出《世说新语.言语》《续晋阳秋》。
6、褵褷:羽毛初生时濡湿黏合貌。“褵”通“离”。
7、蒲葵:蒲草和冬葵。比方:用比较浅显,具体的方式,说明难以了解的意念。
8、及乎商气应:及:待,等到。乎:语气词。用作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商气:秋气。
9、厥民夷:厥:文言副词,“于是”。夷:古同“怡”,喜悦。

译文:
   (与借扇子取凉)差不多,造物的主宰要解决民众的怨恨,(必须)借用人的力量作为解决的办法。不这样,难道是靠自然运行的时序(就)可以改变吗!又有题诗可欣赏,写下来是因诗很奇妙。
   用扇子遮蔽灰尘来寄托愁怨遗憾,扬起扇子说的是离愁别绪的话。(可是)扇面上画的或是“乘鸞飞升”的美丽传说,或是“误笔成蝇”的奇妙佳作。(像)初生的羽毛濡湿散乱,自感不如人而内心惭愧,蒲草和冬葵放在一起明显说明谁低劣。等到了秋天顺应节气时,(天高气爽)于是民众欢悦。露水降落在百草上,金风摇曳着桂枝。

原文:
   罗衣重拂,秋蘭复菲。孤萤冷照,寒螿(读jiang四声)暗啼。弃捐箧笥(读qie四声,si平声),绸缪网丝。班姬形中道之怨,江淹赋零落之诗。
   嗟乎!用舍有时,出处(处读chu三声)有宜。惟人亦尔,与物奚疑!彼狐貉之御冬,岂当暑而亦悲!苟行藏之任道,願俟(读si四声)时乎安之。伊圣贤其不可见兮,之二人又何知。

注释:
1、罗衣:古代衣服的称呼,这里指细绢衣裳。重拂:过分违背。
2、寒螿:古书上说的一种蝉,秋天出来鸣叫。弃捐箧笥:弃捐:抛弃。箧笥:盛物的竹箱。
3、班姬形中道之怨:典出汉班婕妤《怨歌行》,借团扇感伤自己的身世。行:动词,表现,表露。中道:中途,半道。之:助词“的”。
4、江淹赋零落之诗:典出江淹《班婕妤咏扇》。江淹:南朝著名文学家。零落:指草木凋落,比喻人事衰颓。
5、绸缪网丝:绸缪:缠绵,情谊殷切。网:动词,笼罩。丝:名词,指瞬间即逝。
6、用舍有时:有时:指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
7、出处有宜:出处:古时指出仕和隐退。宜:适宜,适合。
8、惟人亦尔:惟:只是。亦尔:不过罢了。
9、奚疑:文言疑问词,有什么可疑虑。
10、岂当暑而亦悲:岂:哪里,怎么。当:介词,“在”。亦:副词,确实,实在。而:助词,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岂”。
11、苟行藏之任道:苟:连词,如果。行藏:指出仕和隐退。之:助词“的”。任道:可以担负重担的仁人志士。
12、願俟时乎安之:願:助动词“乐意”。俟时:等待时机。乎:介词“在”。安:动词,使。。。有合适的位置。之:代词,代“任道的人”。
13、伊圣贤其不可见兮:伊:发语词。其:语助词,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 “或许” “大概” “可能”。

译文:
   (人们)不再穿轻柔的细绢衣裳,秋蘭又发出浓郁的香气。流萤飞舞,寒蝉低鸣。(扇子用不上了)抛在竹箱里,盖上箱子盖儿,(与扇子的)缠绵瞬即即逝。班婕妤借团扇哀怨自己半道被弃,江淹借扇子叹慨自己的仕途中落。
    啊!(万物的)用或不用是有时机的,(任道的人)出仕还是隐退是有时运的。这只是人为的罢了,与物何干!彼时用裘皮御寒,难道在暑天还穿着它岂不悲苦!如果“任道的人”(对待)出仕或隐退,能够乐意等待时机,使自己有合适的位置(就好了),恐怕圣贤也不能够做到啊,班江二人又哪里能够知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