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译赵孟頫《修竹赋》
(2020-08-09 13:21:07)
标签:
文言名篇修竹赋 |
分类: 杂文-小说-散文 |
原文:
猗猗修竹,不卉不蔓,非草非木。操挺特以高世,姿潇洒以拔俗。叶深翠羽,干森碧玉。孤生太山之阿,千亩渭川之曲。来清飙于远岑,娱佳人于空谷。观夫临曲槛,俯清池。色浸云漠,影动涟漪。苍云夏集,绿雾朝霏。萧萧雨沐,袅袅风披。露鹤长啸,秋蝉独鸣。金石间作,笙竽杂吹。
柔美的修竹,不开花也不生蔓,不是草也不是树。节操超群高出俗世,风姿潇洒不同流俗。叶色深绿好像翠羽,枝干森然犹如碧玉。独立地生长在泰山之中,千亩渭川的深处。清风从远山吹来,吹拂着深谷中的绿竹。靠着曲折的栏杆观赏那翠竹,竹影投在清澈的池水中。满眼的绿色一直浸染到天边,竹影
摇动水面荡起涟漪。夏天乌云聚集,早晨竹林里腾起绿色的云雾。潇潇微雨为竹林沐浴,袅袅风吹使枝干摇曳生姿。仙鹤闻露滴长鸣,秋蝉在竹林嘶鸣。(这声音)像钟磬交错,又像笙竽杂乱吹奏。
若乃良夜明月,穷冬积雪,扫石上之阴,听林间之折。意参太古,声沉寥泬。耳目为之开涤,神情以之愉悦。盖其媲秀碧梧,托友青松。蒲柳渐弱,桃李羞容。歌籊籊于卫女,咏《淇奥》于国风。故于猷吟啸于其下,仲宣息宴于其中。七贤同调,六逸齐踵。良有以也。又况鸣嶰谷之风,化葛陂之龙者哉!至于虚其心,实其节,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则吾以是观君子之德。
如果是美好的夜晚,明亮的月色,深冬雪厚,扫清石上的阴冷潮湿,倾听林间竹子折断的声音,思绪就像回到了远古,(四周)声音沉寂空虚幽静。耳目因为它开朗清爽,神情因为它愉悦高兴。它比碧梧灵秀,青松(也只能是它的)陪衬。(在它面前)蒲,柳自惭形秽,桃,李也无地自容。“籊籊竹竿”是远嫁的卫女思念家乡的歌声,咏唱《淇奥》赞美品德高尚的君子。过去于猷在竹林吟唱,抒发情怀,仲宣在竹林歇息宴饮,诗酒征逐。竹林七贤志趣相同,竹溪六逸继踵前贤,(这)确实有原因啊。又何况山涧空谷的风声,(让人想起)葛陂竹杖化为青龙的神奇传说呢!至于竹子的虚心实节,一年四季也
不该换枝茎落叶(的节操),是我用来评判君子美德的(标准)。
注释:
1、猗猗:长且柔美的样子。
2、太山之阿:“太”通“泰”。阿:音e,山的转弯处(即三面环山地形的内凹处)
3、渭川之曲:渭川即渭水,泛指渭水流域。曲:音曲,平声,幽深之处。
4、清飙:犹清风。远岑:远山。
5、娱佳人于空谷:娱:乐也。佳人:此处指竹子。空谷:僻静的深山野谷。
6、观夫临曲槛:夫: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临:靠近。曲槛:弯曲的栏杆。
7、俯清池:俯:向下,低头。
译文:
原文:
注释:
1、若乃:用在句子开头,表示另起一事,译为“至于”。
2、穷冬:深冬。
3、意参太古:意:思想。参:加入在内。太古:远古。
4、声沉寥泬:沉:沉寂。寥泬:音liao jue 空虚幽静。
5、耳目为之开涤:之:代词,它,指竹子。
6、盖其媲秀碧梧:盖:发语词。媲:比。
7、托友青松:托:陪衬。
8、蒲柳渐弱:“渐”通“惭”。弱:差,不如。
9、歌籊籊于卫女:此句出自《诗经.卫风.竹竿》,一个远嫁的卫国姑娘思念家乡的歌。
10、《淇奥(yu)》:是第一首以竹比喻高雅君子的诗歌。
11、七贤同调:同调:比喻志趣和主张相同的人。
12、六逸齐踵:齐踪:意思是继踵前贤,与之并列。
13、良有以也:良:确实。以:原因。
14、化葛陂之龙哉:典故见晋.葛洪《神仙传.壶公》。
译文:
后一篇:我译赵孟頫《求友赋_答袁养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