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访慈禧太后在西安八仙宫的故事

(2016-06-02 16:41:50)
标签:

旅游

文化

道教

分类: 旅途见闻

   在西安西北商贸中心的背后,有一片待拆迁的棚户区,周边街巷狭窄拥堵绕过众多的纸码店和算命摊,就可以看到万古长春的砖雕影壁,对面就是著名的八仙庵文物旧货市场,现在已经非常萧条。穿过旧货市场才能窥见万寿八仙宫的真容。

http://s13/bmiddle/0021sqZrgy72aodp1dabc&690

                                                                       万古长春砖雕影壁

  


万寿八仙宫位,又名八仙庵,是西安最大、最著名的道教观院,位于西安市东关长乐坊,始建于宋代,曾是唐兴庆宫局部故址。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十方丛林,汉族民间传说八仙宫为唐时吕洞宾早期遇汉钟离"一枕黄粱"点破千秋迷梦而感悟成道之处。北宋时期在唐兴庆宫局部遗址初建了八仙庵,是全世界供奉八仙的最大到场。现在门票3元,我估计也是全国收门票最便宜的到场。八仙宫是西安市现存最完整的一座道观。自宋代创建以来,历经重修、扩建,格局日趋完整,建筑日益壮观,牌坊山门、灵宫殿、八仙殿、斗姆殿。东分别为吕祖殿、药王殿、道众宿舍院;西院为邱祖殿太白殿院、监察院等。

 

八仙殿处在二进院五开间的八仙殿,是八仙宫的主殿,近前为放生池。殿内正中供奉着东华帝君(王玄甫),两侧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曹国舅、蓝采和、何仙姑的“八仙”泥塑彩像。这里是道观日常举行盛大宗教活动的场所。 

http://s2/mw690/0021sqZrgy72aq3bxuN11&690
                                     
    八仙殿是八仙宫的主殿 

http://s3/bmiddle/0021sqZrgy72aqbBUEG82&690



http://s13/bmiddle/0021sqZrgy72aoP0Wny4c&690

http://s2/bmiddle/0021sqZrgy72aoQSyg981&690
http://s9/bmiddle/0021sqZrgy72apdj8yk08&690

http://s1/bmiddle/0021sqZrgy72apjb2uc90&690

http://s16/bmiddle/0021sqZrgy72apldXu77f&690
http://s11/bmiddle/0021sqZrgy72apn07Euba&690

http://s1/bmiddle/0021sqZrgy72apDgbKwc0&690

   钟楼砖雕楹联:“宝露凝芳霏烟泛彩 仙钟簇韵法教扬音”

   鼓楼砖雕楹联:“鼓调清越丰年大有 昭声警众福满神州”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偕皇帝仓煌出逃到西安避难,刚落脚惊魂未定,太监李莲英向她献媚说:“西安有一古庵,系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等八位神仙供祀所在,老百姓相传非常灵验,既来西安,何不前往拜谒?”慈禧听后,欣然决定前往。次日清晨,沐浴净身,换好衣服,携带光绪皇帝及几名近臣随从,在李莲英的引导下亲临八仙庵,点香下跪,态度至诚,乞求神灵保佑她福寿康健早日返回京城。祷告完毕立即下令赐白银两千两给八仙庵主持李宗阳,嘱其重修神仙金身,建碑立坊,修缮粉饰大殿,,并颁赐庙额敕建万寿八仙宫,八仙宫因此得名。慈禧太后赐额玉清至道”、“洞天云芨”,光绪御书宝箓仙传流畅至今。

http://s8/mw690/0021sqZrgy72aoWPbIb67&690
                                                                                                       慈禧太后题匾玉清至道”

http://s2/mw690/0021sqZrgy72ap7YhHPd1&690
                                                                                                                    光绪御书宝箓仙传

八仙庵主持道长李宗阳向慈禧启奏,为了圣庵的安全,必须采取措施,防止闲杂人员入庵骚扰。慈禧闻后,立赐主持道长“皇杖”一柄,高悬大殿墙上,御旨:皇杖打死人不偿命,不受《大清律》约束,用以保护庵产,晓谕市民,八仙庵神圣不可侵犯

在八仙宫第二进院落八仙殿前, 树立有两块珍贵的碑刻。碑上均建有高大的砖质碑楼, 碑楼庑殿顶及仿木斗拱处均有精美砖雕。

西边为民国二十七年农历月由关中名士兴平冯光裕撰文、长安宋联奎书丹、富平高树基篆额、八仙宫监院唐旭庵树立的《重修西京万寿八仙宫碑记》。碑中记述了八仙宫的历史沿革及该次重修八仙宫的缘起经过。碑阴为当时国民政府部分中央官员与陕西地方军政首长及西安东关地区各行业为重修八仙宫所捐钱款的具体数额,杨虎城、邵力子等名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东边则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万寿碑》, 简《慈禧太后万寿碑》, 碑阳自上而下刻有“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万寿碑”,碑阴螭首圭额,碑文18行, 满行38字,共计455字。圭额四周装饰线刻云龙图案, 中间篆刻“ 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阳文玺印一枚。该碑详尽记录了慈禧、光绪两宫西行避难西安, 赈济受灾百姓, 颁赏内帑维修、敕建八仙宫等史实。

  http://s8/bmiddle/0021sqZrgy72aqoozT9e7&690



  1900年8月16日晚, 八国联军已基本占领北京全城,慈禧太后及光绪帝等在北京陷落之前已由德胜门出逃。慈禧太后一行经、河北北部,入山西纵贯晋省全境,于当年10月26日经潼关抵达西安,当时西安随没遭到列强侵扰,但关中大旱,如碑中言“时方久旱, 被灾州县至六十余属之广, 哀鸿遍野”。西太后“先后发帑银二百数十万两, 南北漕粮又十数万石, 省内外各属均得就食拯饥,全活灾黎逾亿亿万。而宫廷减膳节用,为民祈福,轸恤有加。”碑中记载, 清政府除了积极赈灾外, 还通过祭祀太白山神等方式祈求神灵护佑, 以达到祈雨祛旱的目的。

   该碑碑阴由陕西巡抚升允撰书, 八仙庵方丈李宗阳刊石。升允( , 姓多罗特氏,字吉甫,号素庵,清蒙古镶蓝旗人。光绪八年( 举人, 于二十七年春在山西布政使任上接替端方升任陕西巡抚。李宗阳( , 又名涵三,号抟虚道人河南济源人。早年在南阳武侯祠出家, 光绪年间任八仙庵方丈, 后云游浙江等地,晚年任南阳玄妙观方丈。因慈禧太后、光绪帝前往八仙宫降香时, 召对从容, 对答如流, 深受赏识, 受赐紫袍、玉冠, 并被慈禧太后敕封为“真人”。1936年李宗阳道长回忆起这段经历,依旧充满感慨作诗刊石表达出对慈禧太后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

“ 春光布满长安城, 天语温温问姓名。

   留与人间作佳话, 神仙原不慕浮荣。”

    慈禧太后在西安的近一年时间里, 足迹遍布西安众多寺庙宫观,西安八仙宫《慈禧太后万寿碑》是西安目前仅见的几块为数不多记录慈禧太后、光绪帝西行西安的碑石之一,其上之内容不仅对于研究清末陕西地区受灾情况与政府赈灾措施以及八仙宫的历史沿革与敕建经过等史实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也为研究慈禧太后的宗教观及其与道教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资料。

 

 http://s6/bmiddle/0021sqZrgy72aqw0RSJ55&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