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雨迎春

(2024-03-21 16:41:45)
标签:

雨水

二十四节气

分类: 杂谈


时光匆匆,转眼热热闹闹的年过去了,传统年俗与现代科技元素的完美融合,还留在我们心底。贴春联,唱麒麟,舞龙灯……传统年俗一直在传承。微信发红包,视屏拜年,旅游过年……这些现代元素也和除夕之夜看“春晚”一样,逐渐成为一种新年俗。

今年过年,天公作美,天天都是大晴天,春风微微,阳光暖暖。

年过去了,雨水来了!219日,正月初十,我们迎来了春天的第二个节气——雨水。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东风解冻,温润散而为雨。雨水已至,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来了!

    龙兮春归,雨水润物。龙,雨之使者。龙跃春初,雨滋生根。龙年的雨水节气,更显祥瑞。杜甫《春夜喜雨》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清晨,倾听窗外“沙沙”的雨音,我一阵惊喜。打开窗户,向外望去,只见牛毛一样的雨丝在天空中飘飘洒洒,细细密密。天地间一片朦胧,水汽氤氲,湿润凉爽的空气沁人心脾。一场如期而至的春雨,预示着龙年人寿年丰,国泰民安。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一夜春雨过,千畦尽成绿。小麦、油菜普遍返青。农人忙着给麦田除草追肥、给果树剪枝。蛰伏了一整个冬季的麦苗,被空气中的一丝暖流唤醒,悄悄长出心叶,蓄势待发。它们好像已在起跑线上就位,只待发令枪一响,便破弦而出。迎春花、梅花、杏花 ……也随着雨水的增多而相继开花,装点初春大地。古往今来许多诗人留下了咏花迎春的诗词:“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雨水时节,还有一个逐渐被淡忘的节日——花朝节。花朝节,亦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人们为花确定生日,并为此举办盛大的节庆活动。各地花信早迟有异,花朝节在南北方出现了差异。江南的花朝节,大都在阴历二月初二或二月十二。花朝节在中国传统节日里,是日期最不固定的节日之一,也没有特定的符号,难怪人们会渐渐将它冷落、遗忘。近年来许多地方,传承传统文化,在花神节这个一年中最美的日子,同闹花朝,共赏春色。中国网报道,去年春天,在这个古老而浪漫的节日中,镇江培文实验学校举办了第二届花朝节活动,学校内外百花盛开,学子们身着汉服,化身十二花神,赏花迎春,去赴一场花的盛会。句容白兔镇伏热花海举办的“汉服花朝节”,吸引了3万多人前来游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