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惊蛰,一切伏蛰的美好正在醒来
(2024-03-21 16:36:18)
标签:
惊蛰乍暖还寒 |
分类: 生活浪花 |
今天惊蛰,一年中最响亮的日子。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也是最有生命力的节气之一。此前,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古诗《惊蛰》云:“一声霹雳醒蛇虫,几阵潇潇染绿红。九九江南风送暖,融融翠野启春耕。”虫儿苏醒而动,万物生机盎然,轻盈明亮的春天大步向我们走来了!
唐诗中写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农谚也说“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勤劳的高桥乡亲们挖沟,追肥,秧田防寒 。家家户户农耕忙,不负春日好时光。
惊蛰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但是气温起伏较大,气候变化多端。昨天下起了雨,今天还是阴雨天,冷兮兮的。根据镇江气象显示,冷空气又来了,今天开始降温,明天最高温仅8。一直到本周末,最低温几乎全在0!昼夜温差比较大,乡亲们要留意适时保暖,刚收起来的棉袄和羽绒服又要再穿在身上了。但是,很快又要回暖了,而且气温猛升。下周气温一路高歌猛进,20!20!20!8!→ 20! 猛升12!
乡亲们要注意,惊蛰时节的气候特点是气温起伏不定,好像过山车一样。老古话说: “三月三,冻得把眼翻。”“吃了端午粽,才把棉衣送。”乍暖还寒。最容易感冒着凉。大家一定要要小心应对!老人、孩子、体弱的乡亲们一定要把御春寒放在首位!
俗话说“春捂秋冻”。大家可千万别脱衣太快,“春捂”非常重要。为什么要“春捂”?从中医养生角度讲,正所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捂”是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需要,更好地保护身体的阳气。“春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春捂”气温:15是春捂的临界温度。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也就是说,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
春雷响,万物长。一切蛰伏的美好正在醒来,随时准备遇见花开的惊喜吧!愿我们不辜负每一场花开,不辜负春日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