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

(2017-04-21 10:24:24)
分类: 教学设计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电的本领”(第11课)。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就是让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电的世界,探索有关电的奥秘。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拆开手电筒了解其亮起来的原因,二是据此组装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探究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1、能用导线、灯泡等材料设计简单的电路进行实验并做实验纪录;能应用已有知识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假设性解释;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

2、能对电提出想知道的问题;体验与人合作的愉快和科学探究的乐趣;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3、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能用导线、灯泡、电池等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知道开关的功能。

三、教学重点:能用导线、灯泡、电源、开关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四、教学难点:知道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由电源、开关、导线、用电器四部分组成。

五、教学准备:

教师—电流实验盒、手电筒;制作教学用课件以辅助教学。

学生—预习有关知识、上网搜集有关资料。

六、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好,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份见面礼,你想不想知道是什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伴随着音乐,欣赏一组美丽的夜景图片)这组图片我们欣赏完了,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生:图片非常美丽!

师:那你觉得是什么让这些图片如此美丽?

生:是灯光。

师:对啊,是灯光给我们的夜晚增添了无限的美丽!

新授课

1、师:你觉得是谁发出来的这些美丽的光?

生:灯泡。

师:看,老师这里有一个纸质的灯泡,它现在亮不亮呢?(不亮)老师要遍魔术了,(把纸反过来),现在灯泡怎么样了?(亮起来了)现在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老师把纸上的纸质灯泡变成了我手中的这个小小的灯泡,你能不能帮老师出个主意让小灯泡亮起来?

生:我们需要一个电池。

师:我们为什么要用到电池呢?电池有什么作用吗?

生:电池可以提供电量。

师:原来是这样,老师这里有一节电池。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电池有凸起的一端是电池的正极,没有凸起的一端是电池的负极。

现在电池有了,咱们还需要什么吗?

生:我们还需要电线。

师:你能说一下为什么要用到电线吗?

生:电线可以把电池的电量传给小灯泡。

师:老师这里也给大家准备好了电线,电线在科学上的规范称呼是导线。现在,老师将导线的一端轻轻缠绕在小灯泡的金属外壳上,另一端放在电池的负极上,如果现在老师把小灯泡放到电池的正极上,你猜一猜会出现什么情况?(灯泡会亮起来)

   这个时候就需要做实验来验证咱们的猜测了。现在请小组长到老师这里来领取实验器材。开始实验。

   小组展示。

师:同学们做得很棒,只用三样简单的器材就让小灯泡亮起来了。

师:可是在刚才他的操作中,你有没有发现问题呢?(引导学生说)对啊,老师也发现了,实验过程中我们用到的电池和小灯泡都需要用手拿着,不方便固定,这就导致了小灯泡一会亮一会不亮,你能不能想个办法改进咱们的实验,让小灯泡持续发光呢?

   生:要把他们固定住。

   师:老师也带来了固定他们的器材。你们看,猜猜他们有什么作用?怎么使用?

      那就用上刚才的器材改善咱们的实验吧!

(学生操作完成,教师真诚的表扬学生)

老师操作教室里的电灯开关,反复几次。

师:你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生:教室里的电灯可以通过开关控制亮灭,而咱们自己的却不行。

师:那咱们的实验,你想怎么改进呢?

生:我想给它加上一个开关。

师:老师正好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小开关,用上咱们的小开关,让实验更完美吧!

   完成后展示。

师:孩子们做的非常棒,你能看到设计好的电路图,把它画到纸上吗?

孩子完成以后,选择一个孩子的作品展示。此时老师询问,你这是画的什么啊……你看,老师得通过询问才能知道画的这是什么,在科学上,我们有统一的符号来表示他们。(此时,教师展示科学上的规范的符号)

孩子们,这个样子一个完整的电路图就展示在了我们面前,看着你完善好的电路图,谁可以告诉我,一个完整的电路图都包括哪几部分?

最后,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灯泡亮了

一个完整的电路主要包括

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

用电器(如灯泡)四部分。

 

 

成员教师  解裕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