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过无痕
风过无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2,041
  • 关注人气: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分类: 教学设计

《灯泡亮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下册,第三单元“电的本领”(第11课)。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就是让学生从身边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入手,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走进电的世界,探索有关电的奥秘。本课教材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一是拆开手电筒了解其亮起来的原因,二是据此组装电路使小灯泡发光并画出电路图。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探究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类: 学习札记

高中时代特别喜欢《唐诗宋词选读》一书,所以就觅得蒋勋的书——《蒋勋说宋词》。

作者蒋勋,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近年来专事两岸美学教育推广工作,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而自己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文字非常口语化,通俗易懂,作者以广博的学识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向我们展示了宋词的无限魅力。作者从南唐后主李煜讲起,讲唐诗何以变成宋词,讲宋词在历史长河中存在的意义,按照五代、北宋、南宋的宋词发展脉络,依次向我们展示了李煜、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最后以辛弃疾、姜夔结尾。

作者对众多词人的讲解里面,唯独钟爱李清照。李清照出生于正统的文化环境中,一个女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要表现才华其实反而更难。但

分类: 班级管理

当我拿到这本被大家反复提及,大名鼎鼎的《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时,我已经担任班主任工作3个多月,工作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均已暴露,我几乎是抱着求助的心态来读这本书的。

微博上有人发起了“有个很温暖的老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的讨论,我一条一条看下去,收获满满的感动与激励,从小学到中学12年间,我印象最深的是高三,班主任柔声细语,也没有疾言厉色的发过脾气,可是班里却是井然有序,在这个班里,我们有地

分类: 教学反思

  

《凸透镜》教学反思

本课在教学活动设计上主要是让学生自己观察,动手去做,自己总结。通过本课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反思:

一、观察是探究学习的重要前提,发现是探究学习的重要目的。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让学生从观察放大镜入手,并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尽情地玩放大镜,让学生在玩中观察,在观察中产生疑问,并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验教学中要努力创设情境,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尽可能

分类: 教学反思

《弹簧里的学问》教学反思

近来,执教三年级下册《弹簧里的学问》一课。

在引入环节是这样设计的:出示材料(复读机),让同学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按一按的方法观察材料,并提出问题“按键为何被弹上来的”,从而引入“弹簧”“弹力”等知识目标。

其中,在两个班授课时,引入是非常顺利的。但是,在第三个班却发生情况了。

【情境

(2016-03-29 10:45)

上课需要仪式感

    最近看到成尚荣先生的一篇文章《上课需要仪式感》,在文章中,成尚荣先生提出,上课应当有仪式感,尤其是语文课。看了他写的文章很受启发。一般看到仪式一词,我们想到的是节目的仪式,开会的仪式……上课其实也是需要一种仪式。

这种仪式感,首先要求我们应当有责任感,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节课,扎扎实实的上好每一节课。警惕教学的随意化。随意上课,随意备课,随意布置作业,在教学中多多少少的存在,有时候教学中存在太多的随性,课程改革的深化,让学生主动地、生动的去学,但绝不是否定仪式感,不能否定教学中必

(2016-03-21 09:25)
分类: 班级管理

            教师要学会放手
   
    新学期又开始了,时间平静的过着……这两天却遇到了一个问题:学期初要更换后面的黑板报。以前学生年龄小,认字少,黑板报都是请高年级的学生帮忙完成的,而这学期,我想锻炼锻炼孩子们,让他们来设计这次的黑板报。怎么才能发动学生积极参加,是我头疼的事。我先找书写比较好的学生谈一谈。她们第一次独立完成黑板报有点压力,但还是很爽快的答应了,并要求老师帮她们定定格式,我一口就应下来。孩子们都在跃跃欲试,我这个当老师的又怎么能露怯,当然是为可爱的学生提供帮助。首先和孩

(2015-10-26 09:13)
分类: 教学设计

《火山》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课

【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

 

分类: 教学反思

《我们的身体》教学反思

标签:

育儿

分类: 美文荐读

《我们的身体》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身体》单元的第一课。《我们的身体》一课身体的结构是本单元的总起,让孩子比较宏观地认识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