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绘本自我认知李欧李奥尼理想与现实自我与他人 |
分类: 幼儿教育 |
http://img5.douban.com/lpic/s6181479.jpg
我是从《田鼠阿佛》开始爱上李欧李奥尼的,娃爹和谦谦是从《自己的颜色》开始爱上李欧李奥尼的,还有很多人是《玛修的梦》。无论如何,不会是《鱼就是鱼》。
“中国人没有想象力”、“我们被教育得像是一个装满知识的硬盘”、“人生要不断挑战自我”……种种教训和舆论都告诉我们,要努力,要尝试,要战胜,要克服,特别是面对潜力未知的孩子,如果不挖掘潜力简直就是一种罪恶。知天命要么是老人家的事,要么是没出息的借口。
《鱼就是鱼》里,一条鱼和一只蝌蚪是好基友,然而后来他的小伙伴长出了长腿,跳出池塘。他在脑海里想象那些鸟——鱼身子、带翅膀;那些牛——鱼身子、四条腿、头长犄角口衔草;还有人!还是鱼身子,但是戴礼帽拿气球涂口红(这正是我们想象神魔鬼怪的逻辑)。鱼被青蛙描述的花花世界所吸引,终于奋力跳上了岸,结果可想而知,它活不下去,最后他的好朋友发现险情将它奋力推回了水里,然后,他们得出了“鱼就是鱼”的结论。
看到这个结尾,和我们小时候看的励志书多么不同!这本书在我办公室躺了一个多月,才敢拿回家,当时一起带回去的还有《蒂莉和高墙》我希望后者的锲而不舍能中和《鱼就是鱼》的“消极”。
然而,当我把这个故事朗读了一遍又一遍,那个我担心的结尾最后竟打动了我。“阳光从水面上照射下来,揉碎在水草间,柔柔地变幻着闪光亮亮的色块。这个世界的的确确是全世界最美丽的一处了。他对着青蛙微笑,他的朋友也正坐在睡莲叶上看着他。”
当我活在自我的环境里,是多么舒适。
鱼自然是鱼,但你如何知道你是鱼而不是青蛙,没有那么多腿从你身体里长出来告诉你。梦想与现实,自我与他人,边界在哪里?它需要你不断摸索、思考,也许这也是一种活着的乐趣。也许它本就没有边界。
将来有一天,谦谦也许会问我,为什么他的同学住半山,而我们住深圳;将来他毕业时,也许会问我该出国还是去北京;为什么当年不如他的同学会比他成功……我希望那时他还记得小时候曾经读过这么一本书。
青蛙的世界也许的确绚丽,也许只是鱼幻想出来的绚丽,无论怎么样,那是青蛙的世界。天地如此广大,我们每个人有其中一角,都会有闪光亮亮的色块。这一角有多大,需要我们的尝试、拓展,但不要用决绝的方式。
总有一天,我们会和自己达成和解。
我喜欢李欧李奥尼,他的主题常常是自我认同,但是每本书的角度又那么不同,让我感到被包容的安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