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正确的步行运动应当是保持背部挺直、前胸展开的姿势,迈大步,每分钟走大约60至80米。胳膊保持直角弯曲的状态,并适度摆动手臂。视线保持在行走路程前进方向4至5米的点上。走的线要直,不要左弯右拐。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呼吸要有节奏。可以先从每天步行20分钟,每周3次开始。随后,逐渐增加步行时间和每周训练频率。理想目标是,在3 到4个月以后,可以每天步行半小时至一小时,每周训练5天。强度因体质而异,一般以微微出汗,心率达每分钟100次左右为宜。据医学研究显示,步行运动具有以下对身心健康的益处:
①改善体形
常常走路,能使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步行是最安全、最佳的减肥方式。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步行运动必须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并配合健康的饮食习惯。
②强化骨骼
预防骨质疏松症除了要多摄取钙质外,适当的运动也很重要。步行运动能有效增加钙源沉积,减少钙的流失,从而强健骨骼。与跑步相比,步行是温和的,关节不会因受压而感到疼痛和不适。此外,步行引起的肌肉压力能促使骨骼生成和更新骨组织以作适应。步行还能增加身体柔韧度和平衡力,而这两项能力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退化。因此,步行运动有助于延缓、预防骨质疏松症和关节炎!
③强健肌肉
在步行运动中,臀部、大腿、手臂和肩膀肌肉都在运动,这样能增强肌力,提高肌肉的复原能力,有利于防止日后的损伤和疼痛。另外,步行运动对于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和臀部肌肉的协调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锻炼。
④防治颈椎病
头部重量约占体重的十分之一,仅由颈椎和覆盖颈部到背脊的肌肉所支撑,如果驼背或姿势不良,肩胛肌的负担过重,肩膀和颈椎就容易僵硬酸痛。步行并伴以抬头挺胸、颈部后伸和肩背肌肉活动,有助于缓解长期伏案导致的颈肩背部肌肉、韧带、关节的劳损,对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具有明显的效果。
⑤增强心肺功能
步行运动使心脏跳动加快、增加每搏血的输出量,使血流加速以适应运动的需要,这现象对于心脏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如果心率能达到每分钟110次,并保持10分钟以上,对提高心肌与血管的韧性与强度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也可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循环,从而减少心肌梗塞与心脏衰竭的机会。不仅如此,有规律地锻炼,让心跳变得慢而有力,还能控制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保持动脉系统的清洁和健康,减少脂肪和胆固醇在动脉内壁上的聚积,预防心血管疾病。
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缺乏下肢运动会使血流速度减慢,如果遇上血液粘稠度增加,很容易出现下肢静脉血栓,严重时还会引起肺栓塞,有生命危险。步行的过程就是让下肢肌肉不间歇地进行收缩、舒张运动,其工作原理就如同液体泵一样,使血液由肢体远程回流到心脏,伴以足踝的充分活动,对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极具意义。
⑦舒缓紧张
轻快的步行可以缓和神经肌肉的紧张,是治疗情绪紧张的理想镇静剂。一次充满活力的步行能激发快乐荷尔蒙——内肽啡的分泌。这种天然减压剂能减轻身心病症,如失眠,日间疲倦,善饥症和食欲不振,有效改善情绪,提高自信心。对于整天在室内伏案工作的脑力劳动者,散步亦可使紧张的大脑皮层细胞得到放松。
⑧提高免疫
当血液循环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身体器官就能更有效率地进行新陈代谢。如,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及营养摄取。而身体营养充足,各方面的功能就变得强劲,身体免疫力也自然获得提高,抵御病菌和病毒入侵的能力增加,减少患病的几率。
虽说步行运动简单容易,但运动归运动,步行也是又几个要注意的事项:
1、尽量在空气清新的场所进行,空气质量不佳时可戴口罩
2、适宜穿软底运动鞋、平底鞋或防滑鞋来步行
3、步行最好选择在晚饭前或晚饭半小时以后进行
4、步行前要做一些伸展性运动作为热身,好让身体作好准备
5、步行后要进行一些恢复性运动,目的是预防肌肉、韧带或关节的损伤
6、带上一瓶水,渴时可以喝点水。走完时切忌大量喝水,否则会增加胃肠负担,容易感到疲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