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误区一:没有天天排软便就是便秘?
对于医生来说,便秘是有诊断标准的:
指排便次数减少(<3 次 / 周);
粪便干硬;
排便费时费力、排出不尽或需手法辅助排便;
症状持续至少 6 个月。
误区二: 便秘不算大问题?
事实上,吃喝拉撒是人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排便问题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感都有很大影响。
长期遭受便秘的困扰,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有些甚至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社交,也会引发焦虑等心理问题。同时心理问题也会反过来影响肠道健康,形成恶性循环。
误区三:老了以后一定会便秘?
虽然便秘在老年人当中更常见,并不意味着,随着年龄增加,人就一定会患便秘。
进入老年之后,人的结肠蠕动会比年轻时稍微慢一些,但是如果始终坚持健康的饮食及生活方式,“变老”并不能直接导致便秘。
反而,一些被人忽视的基础疾病,以及平时服用的药物,是导致便秘的罪魁祸首。
误区四:低纤维饮食造成便秘?
毫无疑问,很多便秘患者日常饮食中缺乏纤维素。
然而,有研究表明,纤维素的摄入量在便秘和非便秘人群之间没有差别。健康的饮食离不开纤维素,但是不会仅仅因为纤维素摄入量少就会发生便秘。
误区五:这些方式可以治愈便秘?
1. 多喝酸奶治便秘?
虽然酸奶中的益生菌可以提升肠道菌群活力,但是,要想用酸奶改善便秘,就需要足够的益生菌活菌数量。
这意味着,每天得至少饮用比平时多一倍的酸奶。
对于便秘症状较严重的患者,医生往往推荐益生菌的药物,这种方法来补充益生菌,比酸奶更有效率。但是对于没有严重便秘症状的人来讲,每天喝酸奶的确有助于排便。
2. 多饮水可以治疗便秘?
多饮水的确可以促进肠蠕动。但是,对于肛门直肠运动不协调的患者来说,并不能治愈便秘,只能起到改善症状的作用。
想仅仅靠多喝水来治疗便秘是不行的。
3. 多运动可以治疗便秘?
医生常常建议便秘患者适度锻炼。
对于一些结肠蠕动减慢和肛门肌肉运动不协调的患者来说,适度锻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病因。
不过锻炼对人的整体健康是有益的,每个人都应当锻炼。
误区六:要治疗,只能改变生活习惯和服用泻药?
医生通常会建议便秘患者在饮食中添加更多的水果、蔬菜和谷物,同时多锻炼、多喝水、规律排便,但是对于一些患者,除了改变生活方式外,还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手段才可以。
现在,已经有了针对便秘病因的治疗。
1. 刺激结肠蠕动
患者可以服用渗透性泻剂,这类药物可以携带更多的水分至肠道,增加大便的体积,促进肠蠕动。
如果常规的渗透性泻剂无效,可以考虑促动力药物,这类药物可以直接刺激肠道,使患者的肠道蠕动增快。对于结肠蠕动慢的便秘患者,这类药物可以带来很大的改善。
在一些少见的病例当中,还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切除大部分结肠,减少大便的行走路程,使大便更快的到达直肠。
2. 协调肛门直肠运动
对于肛门直肠运动不协调的患者,还有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行为疗法,也叫生物反馈疗法。
这些患者便秘的原因是他们排便的动作错了,本该放松的肛门却反常的收缩了。行为疗法可以让他们直观的看到自己排便动作的错误,通过不断的练习,学会正确的排便动作,从而治疗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