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检查篇:学着和医生“约会”

标签:
《健康管理》欢迎宝贝围孕期 |
分类: 围孕期 |
看着童车里小宝宝鲜嫩花瓣般的可爱面容,你是不是有些心动?听着别人家孩子让人捧腹大笑的童言童语,你是不是开始憧憬?当然,一时兴起或冲动并不作数,以下几个简单的问题,可以让你知道自己是否真正想要孩子。
1.你为什么想要孩子?
A.是夫妻两个人共同的愿望
2.你喜欢孩子吗?
A.能与别人的孩子很有耐心地玩耍
3.你想过有了孩子之后的生活吗?
A.经常想象有了孩子之后的快乐之处
4.你对童年有着怎样的回忆?
A.和父母关系很好
5.你愿意为孩子改变现状(如工作、经济、时间支配)吗?
A.愿意,而且对这种改变满心欢喜
如果你对以上问题选择了3次以及3次以上的A选项,说明你已经做好拥抱新生命的心理准备了。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我们的孕前咨询环节。
孕前咨询,最好还是找医生
据调查,大多数准备怀孕的人有了问题时,都会咨询身边的“妈妈族”,从过来人身上取经;还有一部分人则会从网上或者买相关书籍进行了解。实际上,要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有利于怀孕,最好还是向专业医生咨询,以获得准确的信息和专业的指导,然后,才是根据咨询结果安排孕前体检,以及开始后续的一系列准备工作。
如果有以下情况,尤其需要进行孕前咨询:
夫妻双方或家族成员患有某些遗传病,直系或旁系亲属中出生过先天畸形的孩子;
家庭成员连续发生不明原因疾病;
双方家庭中有精神障碍病人;
曾生育过遗传病患儿、不明原因智力低下或先天畸形儿;
不明原因反复流产(连续流产3次以上);
婚后多年不育;
原发性闭经、两性畸形患者及其亲属;
近亲结婚的夫妇;
长期接触不良环境因素,比如放射线、铅、磷、贡等毒物或化学制剂接触者;
女方35岁以上;
女方患有某些慢性病(如糖尿病)、癫痫神经管畸形或苯丙酮尿症;
夫妻双方血型不合。
遗传咨询是孕前咨询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孕前咨询中,我们主要会和医生探讨以下这类的遗传学方面的问题,所以也经常被称孕前咨询为遗传咨询。
如果夫妇一方或者家庭成员中出现过某种遗传病或先天畸形病人 ,未来的孩子会不会有同样的疾病发生?已经生过一个遗传患儿,是否还会生出不正常的孩子?孕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接受了X射线检查,接触猫、狗会不会生出不健康的孩子?男女双方血型不合,能不能有正常的后代?
......
婚检“不设防”,孕前检查很重要
自从2003年新出台的《婚姻登记条例》宣布取消强制婚检以后,婚检率明显下降,全国的婚检率已由2002年的68%骤降至2011年的2.93%,与之相伴的是,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明显上升,由2002年的1.37%上升到2011年的3%。
影响婚育的疾病主要包括指定传染病、遗传病、有关精神病和生殖器官疾病四大类。以往准新人在婚检时一旦查出患有这些疾病,医生都会劝导其暂缓结婚,而大部分准新人也会听从医生的劝诫,将自身疾病治愈或控制好后再到民政局登记。自从实行自愿婚检后,婚检的人锐减不说,对医生的劝导的依从性也不高,直接导致很多患有传染病和依从性疾病的准新人,在没有经过任何诊断、治疗的情况下就步入婚姻生活,从而殃及下一代。
所以,孕前检查就显得至关重要。孕前检查,一般是医生根据咨询者的实际情况安排的有针对性的检查,一般分为常规检查项目、专科检查项目以及特殊检查项目三大类。
一、常规检查项目
首先进行的是一般体格检查,主要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心肺听诊、腹部触诊、甲状腺触诊等。
然后,就是我们熟悉的四大项:
1、血常规检查:主要了解备孕妇女是否贫血,血液是否有感染或病变,以及血型的检测。
2、尿常规检查:主要对备孕妇女泌尿道感染、结石、胆道阻塞、急慢性肾炎、糖尿病等疾病进行筛查。
3、肝功能检查:主要是对备孕妇女是否携带乙肝病毒和病毒性肝炎进行筛查(如果不久前体检过此项,可不用重复检查)。
4、血压、心电图和胸透检查:目的是了解备孕妇女心脏基本情况,以及发现是否有肺结核(胸透检查后3个月才能怀孕)。怀孕时血流量会比平时增加50%,对心脏的压力极大,会使心肌缺血患者病情加重。
二、专科检查项目
1、白带常规(生殖系统)检查:主要筛查备孕妇女滴虫、霉菌、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
2、妇科内分泌免疫系统检查:也就是性激素六项检查(卵泡生成激素、黄体生成激素、雌二醇、孕酮、睾酮、催乳激素),找到月经不调、不孕或流产的原因。必要时需注射疫苗。
三、特殊检查项目
1、染色体检查:有遗传病家族史的夫妻,一定要进行此项检查。条件允许的话,健康的夫妻都应该进行染色体检测,以减少急性重病患儿的出生。
2、ABO溶血检查:若女方为O型血,男方为非O型血的夫妻需要进行此项检查。
3、口腔检查:女性在怀孕后,体内雌性激素水平升高,血管通透性增强。若是患有牙周疾病的女性怀孕,这样的变化会让牙龈的血管增生,加重牙龈炎的病情,其他牙齿松动,脓肿等牙齿问题也比平时突出,这在医学上称为“妊娠期牙龈炎”。所以,怀孕前有牙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
来源:《健康管理》
郭科军(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主任)
《轻松好孕预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