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一颗健康的心脏

标签:
《健康管理》杂谈 |
据《北京市2009年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的资料,2009年引起男性死亡的排名中,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分别排第二、三的位置。而女性死因中,心脏病排第一,脑血管病排第三。心脏病与脑血管病对人的生命威胁之大,已不必多说。

心脏被称为“生命之泵”
人的心脏和自己的拳头大小差不多,约重250克。作为血液流动的交通枢纽,心脏连接着血液的流动线路。靠心脏的搏动,推动了血液循环。
著名体育健身专家郭杰教授说:“人活就活个心脏”。健康的标志,首先就是心脏和循环系统的健康。比如上六层楼,一口气走上去感觉良好,说明心脏功能好,还有60%的余力。上楼中间要歇一次,则有30%的余力。有人根本上不去,说明他的心脏功能差,没有余力。
郭杰教授那时已经95岁了,但却有个非常健康的心脏。每分钟心脏跳动50次左右,缓慢有力,是如运动员般的心脏。他的血压一直保持平稳,高压130毫米汞柱,低压80毫米汞柱。为了锻炼心脏,郭教授一直坚持有氧锻炼。从年轻时开始,每天跑5,000米,从未间断。他跑的距离,加起来5万多公里,已超过地球的一周还多(4万零9公里)。现在随着年龄的增大,他改成跑和走交替进行。高龄以后,又改成每天走5000米。除跑步外,他还坚持游泳、打网球、踢足球。对老年人的锻炼,他主张强度要轻,量要够大,才能达到锻炼心脏的目的。
人的寿命是由血管决定的
“人的寿命是由血管决定的”“人与动脉同寿”,这是保加利亚学者提出的观念。
血管是人体血液的运输管道,又称生命线。它是人身体里一个密封的遍布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管道网。这个管道网里,大血管、小血管、微血管共有约4万公里长。最小的血管只有3个微米。大概是人头发直径的1/20。只能通过一个红细胞。
血管不健康,就有可能得心血管病。在对冠心病、中风的研究中发现:长时间在室内不活动,身体超重和肥胖、吸烟、不良的饮食习惯,尤其是脂肪摄入量过高,水果、蔬菜的摄入量过少,是引起脑中风和冠心病的重要原因。
世界上有5大长寿地区:日本的冲绳(一个岛屿)、意大利的凯姆波蒂迈勒(一个村庄)、希腊的西米(一个岛屿)、巴基斯坦的罕沙(一个山谷)和中国的巴马(一个县)。那些地区长寿人群的比例高于其它地方。他们有非常低的心脏病发病率和特别年轻的动脉血管,活得非常健康。100岁的人,看上去像七八十岁的人,精力充沛,青春常驻。有什么秘诀吗?那就是他们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吃新鲜可口的食物,终生爱好劳动,呼吸大量的新鲜空气,还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海拔4700米的心脏血管考验
1999年7月,我奉指示,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给总后青藏兵站沿线的指战员做健康报告。那里,被称为“生命禁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21%。一般来说,如果氧气含量少于18%,人就会感到呼吸困难了。如果低于10%时,就能引起人昏迷甚至死亡。虽然那时我也快到古稀之年,但总部首长相信我能完成任务。到了海拔4700米,为了让战士们都能听到报告,我一天讲了两场,经受了高原的考验。我身体几乎没什么明显的反应。经过化验,我的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心跳每分钟50次,还是运动员似的心脏,血压平稳。相反,首长派来照顾我的中校,却出现了高原反应,如头痛、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我反过来要照顾他了。我说:“你们不要不服气,虽然我的年龄比你们大,但我的心脏、血管、血液却比你们年轻”。
因为我平时重视保护自己的心脏和血管。我一生没有吸过一支烟。我会喝酒,但没有嗜好,从不过量。我年轻时爱吃肉,爱吃猪下水。一碗饭,一碗肉。因为饱和脂肪酸、胆固醇过多会损害心血管。后来我改了,改成多吃鱼,适量吃些肉。每天保证500克蔬菜,2~3个水果,一餐粗粮不能少。我坚持身体锻炼,再忙也锻炼,每天高兴、乐观,不自找烦恼,形成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