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槟榔的10个事实

(2013-10-23 09:58:58)
标签:

食品安全

致癌

槟榔

分类: 科普专栏

关于槟榔的10个事实

1.       槟榔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以槟榔碱为代表的生物碱,槟榔碱能刺激神经兴奋,可以产生耐受(越来越不敏感),有明显成瘾、依赖作用和戒断效应。

2.       槟榔含有多种生物碱,包括槟榔碱、槟榔次碱、四氢烟酸和四氢烟酸甲酯,均可在咀嚼过程中产生亚硝胺类化合物(潜在致癌物)。

3.       槟榔提取物(不包括烟草、蒌叶、石灰等其他成分)可以使多种实验动物产生多种不同的癌变,具有明确的动物致癌性,但槟榔碱未证实单独具有致癌性。

4.       槟榔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确定为1类致癌物(无论是否与烟草同嚼),它可以增加患口腔癌的概率,且吸烟、饮酒与嚼食槟榔可相互促进患口腔癌的几率。

5.       嚼槟榔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及口腔白斑密切相关,两者均为癌前病变,且不嚼槟榔的人未见OSF病变。

6.       1986年湘潭口腔医院进行的万人调查中,OSF患病率为3%,随着嚼槟榔人数增加、范围扩大、消费人群低龄化,近年的调查中部分地区已上升至7%

7.       一项跨度20年的回顾性研究中,OSF患者癌变率达到1.7%,且20名口腔癌患者均嗜食槟榔(10-40年)。

8.       槟榔与癌症有量效关系,即吃的越频繁、持续时间越长,患癌概率越高。

9.       嚼槟榔者颊、舌部位癌变的比例明显增加,嚼槟榔的口腔癌患者的发病年龄比不嚼槟榔者平均提前8年左右。

10.  口腔癌预后较差,5年生存率约50%左右,约1/3会复发,且患者术后吞咽、语言功能及面部容貌等均会受到严重影响。

 

附上IARC的“1类致癌物”定级依据:有充分证据证明可以导致人类癌症;或者人类致癌证据不充分,但动物致癌证据充分,且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与癌症相关。

实际上,中国为槟榔的癌症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IARC的槟榔专题评估有中国大陆科学家参与,有三篇中国(不含台湾省)科研文献被用于槟榔致癌性评估。

 

思考题:根据以上10个事实以及IARC癌症分级的判定依据,请问槟榔能否确定为“1类致癌物”?

 

 

注:

1、我不是知识的创造者,只是一个搬运工。

2、转载请征得同意并注明出处,如有截取或修改务必返回给我确认。

3、仅允许使用“食品安全博士”称谓,其他称谓务必征得本人同意。擅自使用其他称谓的,保留追究其责任的权利。

4、文章如有瑕疵或遗漏欢迎批评指正。

(联系方式:zhongkai@cfsa.net.cn;微博@CFSA_钟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