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镇元大仙西游记人参果太上老君 |
解读《西游记》,除去解读一些事件,还要解读一些可能性,更要解读一些事件背后隐藏的问题。
在我们的认知里,仙佛都是不争的,他们没什么可争,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长生不老等。
可是,吴承恩要做的是用神话小说讽刺现实封建王朝,因此仙佛也就出现了争,只有争才能达到讽刺的目的。
《西游记》里提到太上老君化胡为佛,创立佛教,道教有了兄弟教派。
这一点也是有迹可循的,《三国志·魏书》、《老子化胡经》等都曾提到这件事。
但是“化胡为佛”一事存在争议,吴承恩没有在自己的著作里体现这种争议,而是认可“化胡为佛”。
认可,不代表争议不存在。
吴承恩肯定清楚这样的争议,但他一定要肯定,因为他需要这件事背后的争。
众所周知,《西游记》里天下由四洲组成,东胜神州、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西牛贺洲,主要故事发生在西牛贺洲和南赡部洲。
天下四洲,有一个奇怪的现象,玉皇大帝统领四洲,可西牛贺洲却好像不在他的统领之下,西牛贺洲佛教为重,有“自立为王”之态。
严格的等级制度以及严格的管理之下,为何出现了西牛贺洲佛教“自立为王”的现象呢?
这让我们不得不想到玉皇大帝在西牛贺洲本就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三清的道教在西牛贺洲也没有太大的话语权,否则佛教不会有机会。
本身管理天下四洲,为何出现如此情况呢?
带着这个问题去读原著,有一位大能者进入我们的视线,他成为了关键,地仙之祖镇元子。
地仙之祖,与三清是朋友,与四帝是故人,这样的地位显然不是玉皇大帝能去统领的仙人。
三清让贤,玉帝为尊,可玉帝也要向三清施礼。
同样,镇元大仙也以玉帝为尊,但玉帝也要像对三清那样,给他施礼。
玉帝为尊,但他也不敢惹三清,毕竟三清让他有了那么大的权力。
同样,也不敢惹地仙之祖,他在混沌初开的时候便存在,一直看守天地唯一的灵根人参果树。
混沌初开时期便在西牛贺洲,显然早期他主宰着西牛贺洲。
早期,三清才是天下的主宰,众仙之首。
他们统领四洲,但西牛贺洲却没有办法统领,因为与他们有同样能力的镇元大仙在那里。
地仙之祖能一心看守人参果树,而不是与三清一样成为天仙,或者以地仙之祖之尊扩张,说明他淡泊名利。
只是,淡泊名利的他还是威胁到了三清统领三界。
西牛贺洲的事情,三清碍于面子不好插手,可不插手又不能做到统一管理。
让道教弟子去西牛贺洲传道,显然是说地仙之祖没能力,三清不能那样做;直接跟镇元大仙说,镇元大仙不会计较,可三清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就这样,不争之人碍事了。
三清无奈,只能让第三方去做,而这第三方也必须是三清的道家血统。
就这样,太上老君化胡为佛,在西牛贺洲安排了道家血统的佛教。
由于地仙之祖淡泊名利,与世无争,佛教趁机大发展,逐渐成为三界第二大势力。
三清把统领四洲的问题解决了,他们与地仙之祖之间没有了任何矛盾,依旧可以继续论道了。
可是,玉皇大帝的麻烦事来了,佛教开始威胁他的统治了,已经到了走出西牛贺洲,向其他三洲发展的地步,第一站便是南赡部洲,唐僧取经便是佛教冲击玉皇大帝统领的开始。
玉帝面临的统治难题,比三清还要麻烦,三清与地仙之祖之间还是朋友之间的问题,可玉帝与佛教之间,就是皇帝与诸侯王之间的问题了,诸侯王想独立或取而代之,皇帝不同意,却又不能开战,只能尽量制约。
地仙之祖,一个与世无争的人,可他的强大,使其存在本就是一种无形的威胁,谁都胆颤。
为了能更好的统领三界,老君只能通过创立新教派来抢夺镇元大仙的资源,使其权利范围仅存在于五庄观,而非整个西牛贺洲。
本文所用图片来自互联网,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