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宋江给机会,晁盖接不住,不死都难

标签:
梁山泊水浒传晁盖宋江文化 |
宋江上梁山泊,立下了很多功劳。
功劳大了,寨主托塔天王晁盖就显得尴尬了。
好汉们大多是宋江的嫡系,晁盖的嫡系不过6位,三阮、刘唐、白胜,就这六位还时不时看军师智多星吴用的脸色,因而在晁盖和宋江之间摇摆。
一个几乎是光杆司令的晁盖统领着宋江的嫡系,被取代是迟早的事情。
宋江初上梁山泊,晁盖让贤过,但宋江不同意。
关注历史的朋友应该清楚皇帝即位前,都是要“三让”的,通过“三让”表明当皇帝不是自己的本意,而是顺应人心,应天顺民之举。
早在禅让制的尧、舜、禹时期也有类似的情形,被推选出的有德之人先要找个地方“躲一躲”,以示自己不想,“躲不掉”了,再来当部落首领。
宋江对这些都是清楚的,所以他也让,可晁盖让贤的次数只有那么一次,宋江不能就那样答应,答应了显得自己多么想当老大,想夺权,有些无耻了。
晁盖没有三让,倒是宋江让了三次,晁盖继续当老大。
本末倒置了,晁盖应该多让,宋江让一次,他让三次,宋江让三次,晁盖让六次……。
另外呢,宋江还没有当老大的资本,所以不能坐第一把交椅。
一个没有多让几次,一个没有当老大的资本,宋江就这样屈居第二。
可是,不能这“二”下去,因为他才有能力坐那第一把交椅,也必须坐上第一把交椅才能实现心中的抱负。
晁盖,义薄云天之人,没那么多心思,只当宋江不想。
因此,再也没提让贤一事。
一直不提,宋江和吴用等不及了,晁盖终于把自己送上了死路。
晁盖其实有机会活,宋江早已点过他。
原著道:“宋江道:休分功劳高下,梁山泊一行旧头领,去左边主位上坐。新到头领,去右边客位上坐。待日后出力多寡,那时另行定夺。众人齐道:哥哥言之极当。”(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一回:宋江智取无为军,张顺活捉黄文炳)
我们通常认为宋江的话是安抚众兄弟,以免他们因座次而产生矛盾。
的确,宋江的话中有这一点,但宋江不是简单的县衙小押司,他自幼专攻经史,精通谋略,情商极高,说话滴水不漏。
此处,他所说的话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思,向晁盖宣示自己为了坐上第一把交椅而来。
梁山泊上是公平的,公正的,所以这功劳多寡指的便是所有好汉,晁盖也不例外。
谁立功多,谁就有资格排名靠前,这就是宋江的意思,说给众好汉听,更是提醒晁盖,功劳小了,你就让出那第一把交椅。
此后,宋江多以“晁盖为山寨之主,不可轻动”为由阻止晁盖下山,自己率领亲信们下山攻城拔寨立功。
当功劳超过了晁盖的时候,他就要坐那第一把交椅了。
可是,晁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他死了。
先定调子,后抢功劳,这就是宋江的路数,晁盖浑然不知。
直到攻打曾头市那次,他才明白过来,自己要动了,要立功了,可晚了,宋江和吴用已经开始着手灭他了。
晁盖最好的时机是什么时候?攻打华州之后,晁盖可以找理由再次让贤,那时候山寨众兄弟会同意,新来的三山众头领也会推举宋江,宋江也有了坐上第一把交椅的资格。
理由也好找,宋江功劳大,为山寨发展立下大功,没有他就没有山寨的今天等等。
怎奈,晁盖习惯了坐享其成,从林冲火并王伦,他被推选为老大,到三山人马来投,晁盖一路走来,都是在坐享其成。
享受惯了,也就不去多想别人的想法。
就这样,晁盖断送了自己。
说宋江卑鄙,但也有可以原谅的地方,他功劳最大,且提示过晁盖,可晁盖没当回事。
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相关影视剧等),如有侵权,烦请原作者联系本文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