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孙悟空两次被招安,首次因天庭其他各处都没有空缺,因此被安排到御马监做正堂管事弼马温。当得知弼马温是个未入流的小官的时候,他怒气冲冲的走了。从此开始埋怨玉皇大帝轻贤,以至于听从了两个独角鬼王的挑唆,自称“齐天大圣”。
在击败托塔李天王与哪吒父子后,李天王求玉皇大帝增兵继续讨伐孙悟空,此时太白金星再次建议玉皇大帝给孙悟空安排一个闲差,原著道:
“正说间,班部中又闪出太白金星,奏道:那妖猴只知出言,不知大小。欲加兵与他争斗,想一时不能收伏,反又劳师。不若万岁大舍恩慈,还降招安旨意,就教他做个齐天大圣。只是加他个空衔,有官无禄便了。玉帝道:怎么唤做有官无禄?金星道:名是齐天大圣,只不与他事管,不与他俸禄,且养在天壤之间,收他的邪心,使不生狂妄,庶乾坤安靖,海宇得清宁也。玉帝闻言道:依卿所奏。即命降了诏书,仍着金星领去。”
这次的安排,孙悟空十分满意,其他事情暂且不谈,咱就谈谈为什么孙悟空喜欢这闲差,而不喜欢有实权的弼马温。
弼马温在天庭的官职究竟是几品,真是不入流的小官,还是御马监的下属欺骗孙悟空,这事无法断定。不管弼马温这一官职高低,它总是一个部门的正堂管事,也是一个正职,也是一个有实权的职位。弼马温一职,虽是看马的官,但看的是龙马,是天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天庭各处人员需要出行等等,都是需要与弼马温打交道的。原著没有说明弼马温与其他神仙打交道的事情,但1986版的《西游记》给出了一个情节,孙悟空与武曲星君发生争执,武曲星君让孙悟空去牵马,并取笑孙悟空。这一情节虽是影视剧的改编,但也足以说明孙悟空工作的性质。至于牵马一事,按照官职介绍来看,似乎并不需要。可不管需不需要,弼马温一职,都是有实权的。特别在古代,马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就好比现在的汽车,各行各业都需要。原著也点出过弼马温一职对马的影响,原著道:
“众人尽皆悚惧,只见那猴早到了三藏的马前,赤淋淋跪下,道声师父,我出来也!对三藏拜了四拜,急起身,与伯钦唱个大喏道:有劳大哥送我师父,又承大哥替我脸上薅草。谢毕,就去收拾行李,扣背马匹。那马见了他,腰软蹄矬,战兢兢的立站不住。盖因那猴原是弼马温,在天上看养龙马的,有些法则,故此凡马见他害怕。”
上述是弼马温一职极其重要的体现,掌管着三界的马匹。这等于掌握着三界的交通、作战、生产等工具,这不重要吗?重要。就算在天庭也是重要的职务,谁不想弄匹好马去办差,又快又舒服呢。所以,孙悟空没能了解弼马温的重要。若他性格再温顺一些,清楚弼马温的重要后,也就不会嫌弃弼马温了。
“齐天大圣”的虚职与弼马温没法比,原著道:
“玉帝道:那孙悟空过来。今宣你做个齐天大圣,官品极矣,但切不可胡为。这猴亦止朝上唱个喏,道声谢恩。玉帝即命工干官—张、鲁二班在蟠桃园右首,起一座齐天大圣府,府内设个二司:一名安静司,一名宁神司。司俱有仙吏,左右扶持。又差五斗星君送悟空去到任,外赐御酒二瓶,金花十朵,着他安心定志,再勿胡为。那猴王信受奉行,即日与五斗星君到府,打开酒瓶,同众尽饮。送星官回转本宫,他才遂心满意,喜地欢天,在于天宫快乐,无挂无碍。”
这“齐天大圣”,有什么好?就是个虚名,位置也偏僻,在“蟠桃园”旁边,也没几个人伺候。可孙悟空喜欢,为何?因为有面子。
面子,这就是孙悟空为什么喜欢“齐天大圣”,不喜欢“弼马温”的真正原因了。孙悟空无欲无求,到天庭是为了面子,在天庭当大官还是为了面子。哪怕是个说不出几品的虚名“齐天大圣”,他也高兴,毕竟玉皇大帝说了,这“齐天大圣”官品极矣。
正是因为这次的面子,才导致了孙悟空接下来的大闹天宫。同样,面子也害苦了孙悟空,之后取经路上,他也因面子问题而受困。
面子问题,不止是孙悟空的问题。任何一个人,只要他有思想,只要不傻,都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们总在劝别人“面子不重要,不重要”。可放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面子就重要了。面子重不重要呢?这点还是自己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吧。不过,有时候,面子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看不懂“心空局变《西游记》”?请关注我,从第一篇看起,你会被这悬疑且环环相扣的解读所吸引。
欢迎关注我们唯一指定微信公众号:第九文化